深山里的致富参!带你看四叶参种植基地的财富密码

一归堂 2025-04-26 科普健康 1601 0
A⁺AA⁻

"老张,你这山坡上的宝贝长得咋样了?"清晨五点,大别山腹地的雾气还没散尽,我就踩着露水摸到了老张家的四叶参种植基地,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正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几株带着晨露的绿苗,笑得露出一口白牙:"你来得巧,正好赶上移栽季!"

要说这四叶参,可是中药界的"低调贵族",它学名叫轮叶党参,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能补虚益气、止咳平喘,但不同于人参、黄芪那些"网红药材",四叶参一直藏在深山里,直到最近几年才被药商盯上,老张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头说:"五年前这里还是荒坡,现在可是咱村的聚宝盆。"

走进基地就像钻进了绿色迷宫,半人高的玉米秸秆搭成的遮阳棚下,齐腰高的四叶参植株舒展着手掌般的叶片,四片对生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老张蹲下来扒开土层,指尖轻捏着块根状的根茎:"瞧这形态,像不像人参和红薯的混血儿?"确实,这些淡黄色的块根表面布满细密须根,掰开断面立刻渗出乳白色汁液,带着淡淡的参香。

在这片300亩的种植基地里,藏着不少"科技与狠活",老张带我钻进育苗棚,恒温计显示25摄氏度,湿度计停在80%。"四叶参娇气着呢!"他提起喷雾器演示,"种子得像伺候新生儿似的,土要拌腐殖土和细沙,温度高了容易烂种,低了又不发芽。"说着从冰箱掏出个密封袋,里面是去年留的种子,褐色的颗粒比芝麻稍大,"这些宝贝要冷藏三个月才能打破休眠"。

最让我惊讶的是施肥环节,老张拎起桶里黑褐色的液体:"这是用菜籽饼发酵的有机肥,每半个月浇一次。"他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最开始我也走过弯路,有年图省事用了化肥,结果块根发柴,药商直接拒收。"现在基地里立着"有机认证"的牌子,手机扫码就能看到检测报告。

午后阳光正烈,基地突然热闹起来,十几个村民背着竹篓在田间穿梭,手指翻飞间就把壮苗移栽到位。"间距30公分,深度8公分,根要放直!"技术员小王边走边喊,62岁的李大姐麻利地培土压实:"俺们现在都是技术工,一天能赚150块,比种玉米强多喽!"她擦了把汗,脖颈间的毛巾早洇成了深灰色。

在加工车间,烘干机的轰鸣声中弥漫着参香,分拣台上堆着刚挖出的鲜参,工人们戴着手套快速分级:直径2公分以上的做药材,小个头的留着育苗,畸形的切片做提取物,老张拿起包着防潮纸的成品展示:"瞧这品相,今年肯定能卖上好价钱。"他神秘一笑,"上个月有个韩国客商找过来,说四叶参在他们那叫'神仙草'。"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观景台俯瞰整个基地,梯田式的地块像绿色鳞片镶嵌在山腰,远处光伏板闪着蓝光——那是给夜间补光用的,老张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药材收购商"的来电,他笑着接通电话,山风裹着参香掠过耳际,恍惚听见大片绿浪在唱着致富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