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嘴干得像沙漠""眼睛干得眨不动",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干燥综合征,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燥"字很有一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给身体"补水"。
干燥症到底是咋回事? 现在人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态,很多姑娘杯里泡着枸杞却还是整天喊干,西医说的干燥综合征是免疫系统出问题,但中医看啊,这就是体内津液不足闹的,好比池塘干了,鱼虾当然挣扎,这时候光往池子里撒药片可不够,得先把水源涵养起来。
千年润燥智慧藏在这些药材里
-
麦冬——肺部小水库 这个长得很朴实的块根,可是滋阴界的扛把子,拿它煮水喝,就像往喉咙里倒了盏玉露酒,特别适合总感觉呼吸道干痒的朋友,配上胖大海还能顺带清嗓子。
-
沙参——温柔的补水喷雾 分南北两种,北沙参偏补气,南沙参重祛痰,像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每天用保温杯泡5克,喝两周就能感觉到鼻腔没那么干燥了,记得选表面发黄的,白得发光的可能是硫熏货。
-
玉竹——皮肤保湿霜 这个长得像生姜的宝贝,可是古代贵妃护肤的秘诀,炖汤时候丢几片,既能缓解口干舌燥,长期喝还能让皮肤透亮,搭配排骨煲汤最美味,连汤带肉吃光光。
巧搭组合效果翻倍 单方虽好,但老中医更爱配伍。
- 口干舌燥:麦冬+乌梅+甘草,酸甘化阴生津快
- 眼干模糊:枸杞+菊花+决明子,明目三剑客
- 皮肤脱屑:当归+白芍+熟地,补血润燥双管齐下
日常养护小窍门
- 晨起含片西洋参 上班前含半片西洋参,像吃糖果一样慢慢化,一整天嗓子都润润的
- 随身带石斛水 保温杯里放3颗铁皮石斛,续水能喝一整天,比含润喉糖管用
- 睡前搓涌泉穴 脚底这个补肾穴位,每晚揉3分钟,帮助全身津液循环
避坑指南要注意
- 别盲目跟风喝凉茶 很多人觉得上火就猛灌夏枯草,结果越喝越干,阴虚火旺要滋阴,实火才适合清热
- 膏方进补要谨慎 阿胶糕虽然滋补,但黏腻碍胃,舌苔厚腻的人吃了反而腹胀
- 西药别随便停 确诊干燥综合征的朋友,该吃的激素不能断,中药当辅助调理
季节润燥重点不同 春天多风燥:重点护肺,多吃百合银耳羹 夏天暑热伤津:多喝冬瓜荷叶茶,加点半夏更解渴 秋燥最凶猛:杏仁露+蜂蜜水,早晚各一杯 冬天暖气房:罗汉果掰碎泡水,加点陈皮防痰湿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别指望喝两天就不干了,起码坚持一个月才能见效,要是症状特别严重,赶紧找正规中医院把脉开方,毕竟咱们调理的是整个身体的"水库系统",慢慢来才不会伤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