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闷热潮湿,很多朋友都感觉身体沉重、脸上冒油、嘴巴发苦,其实这些都是"湿热"在作怪!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流传百年的祛湿热经典药方,搭配详细用法和注意事项,建议先收藏再细看!
这些信号说明你该祛湿热了
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湿热体质,其实特别简单:
- 早上起来舌头像涂了荧光粉(舌苔黄腻)
- 脸上油得能炒菜,头发一天就塌成条形码
- 肚子胀得像揣了个气球,大便还黏马桶
- 嘴里总有铁锈味,口气像刚吃了蒜
- 晚上睡觉身上粘糊糊,手脚心发热像小火炉
我同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去年梅雨季节天天喝冰啤吃烧烤,结果整个人像泡发的馒头,后来老中医给他开了个方子,喝完三天就说"终于能呼吸了"。
千年祛湿智慧藏在这几味药里
这个方子出自《成方便读》,被称为"湿热克星": 基础方:四妙丸加减
- 苍术10g(燥湿界扛把子,就像除湿机)
- 黄柏6g(清热高手,给身体降温)
- 薏苡仁20g(利尿小能手,带着湿气跑路)
- 川牛膝10g(引药下行,专治下肢水肿)
升级版:湿热重灾区加料
- 满脸爆痘加金银花10g(天然消炎药)
- 小便发黄加车前草15g(人体排水系统)
- 口臭严重加佩兰8g(口腔清新喷雾)
- 头皮出油加侧柏叶10g(天然控油剂)
正确熬药姿势(附详细教程)
别以为煮中药像煮奶茶那么简单!记住这几个关键点:
- 砂锅专用:铁锅会耍脾气,不锈钢锅会影响药效
- 冷水浸泡:药材泡半小时像泡茶,夏天要盖保鲜膜放冰箱
- 煎煮顺序:
- 第一遍:大火煮沸转小火咕嘟20分钟
- 第二遍:再加水继续咕嘟15分钟
- 混合两次汤汁,早晚饭后温服
- 忌用金属勺:筷子搅拌最安全
我奶奶以前总说"吃药不忌口,医生白动手",这话真不是吓唬人!服药期间:
- 冰淇淋、冷饮绝对禁止(想想寒气裹着湿气)
- 油炸食品碰都别碰(油腻=给湿热加油)
- 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熬夜伤脾加重湿气)
- 每天快走30分钟(出点汗是天然排湿)
现代人的祛湿加分项
光靠吃药不够,这些习惯要坚持:
- 早餐必吃山药粥:健脾祛湿第一名
- 下午茶喝荷叶决明子茶:刮油神器
- 睡前泡脚加艾叶:脚底穴位全打开
- 每周吃次赤小豆鲫鱼汤:美味又祛湿
特别注意:孕妇、哺乳期、胃溃疡患者要先咨询医生,一般喝3天就能感觉到身体变轻,连续喝7天效果明显,但不要超过1个月,好转后要通过食疗巩固。
上次我闺蜜满脸爆痘喝这个方子,三天痘痘就瘪下去,她说"终于不用美颜相机了",不过她偷吃麻辣火锅导致复发,大家可别学她!祛湿热是持久战,三分治七分养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