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菱角采回来都半个月了,怎么煮着还是发硬?"上周邻居张姐端着锅来找我,锅里飘着几颗黑褐色的菱角,看着确实有点影响食欲,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江南水乡,老人们总说"七月菱角八月藕",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被当作零食的小东西,早在《齐民要术》里就被归为药食同源的珍品。
【藏在水乡的中药宝藏】 要说菱角入药,最早可见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古人发现这种长在淤泥里的小家伙,居然能解暑解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写过:"菱气味甘平,主安中补五脏,又助脾胃。"现在去中药店抓药,老药师还会指着炒过的菱角说这是"水中落花生",专治脾虚泄泻。
前年我采访过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教授,他正在做菱角抗癌成分的研究,实验室数据显示,菱角外壳含有的β-谷甾醇,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发现菱角蒂(就是连接果实的那个小帽子)煎水喝,居然对乳腺增生有缓解效果,这在民间偏方里早有流传。
【厨房里的养生妙方】 上个月去苏州东山采菱,当地阿婆教我个窍门:嫩菱生吃最养肺,老菱煮熟才健脾,现在菜场能买到两种菱角,青菱角脆甜适合当水果,红菱淀粉足更适合炖汤,我家冰箱常年备着晒干的菱角粉,早上冲杯菱粉糊,比燕麦还养胃。
去年冬天我妈咳嗽,中医开了个方子:菱角肉加冰糖蒸熟,每天早晚吃两勺,结果吃了一周,不仅咳嗽好了,连几十年的老便秘都改善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菱角富含膳食纤维和黏液蛋白,既能润肠又能保护胃黏膜。
【现代人的食用指南】 别看菱角好处多,吃错也伤身,刚上市的嫩菱性凉,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冬至后的老豆菱偏温补,适合手脚冰凉的人,最经典的搭配是菱角烧羊肉,再加点白萝卜,既能中和羊肉的燥热,又能增强滋补效果。
最近发现个新吃法:把菱角捣碎拌蜂蜜,冷藏后做成止咳膏,隔壁陈老师试了说比秋梨膏还管用,特别是对付雾霾天的咽喉不适,不过要提醒的是,菱角属于高钾食物,肾病患者要控制量。
【辨别好菱的小诀窍】 挑菱角记住三看:一看形状,两个角对称的更饱满;二看颜色,青中带红的正新鲜;三摸硬度,按着有弹性说明成熟度刚好,市场上有些漂白过的菱角,闻着有刺鼻味的千万别买,那是硫磺熏过的。
前几天在菜场见到个有意思的景象:卖菱角的大伯边剥壳边说:"年轻人只知道吃荸荠,却不知咱们这菱角才是水上人参。"这话虽然夸张,但看着那些刚出水的菱角在阳光下泛着紫红色光泽,突然就觉得老祖宗留下的这份遗产,真该好好珍惜,下次遇到菱角,可别只当零嘴了,这可是能入药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