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里常见的中药有哪些?功效全解析,看完别再乱买

一归堂 2025-04-26 科普健康 1607 0
A⁺AA⁻

走进药店的中药区,总能看到一排排抽屉柜子码着各种草根树皮,很多老街坊买中药就像买菜一样顺手,不过这些看似普通的药材到底有啥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药店里最常出现的几类中药,学会分辨它们的脾气秉性,下次进店抓药心里才有底。

补气补血"底子药"——元气加油站

药店最显眼的位置总摆着党参、黄芪、当归这些补益类药物,堪称中药区的"门面担当",像办公室久坐的白领常买的西洋参含片,就是典型的补气药材,这类药材最适合长期熬夜、体力透支的人,能改善疲乏无力、面色发黄的症状,不过要注意,高血压患者吃人参可得谨慎,弄不好会补出鼻血来。

清热解毒"灭火器"——专治各种不服

脸上冒痘、喉咙肿痛的时候,很多人会冲一杯胖大海或者金银花茶,这类清热解毒药就像身体里的消防队,黄连、穿心莲、板蓝根都是消炎降火的高手,特别是夏天贪凉吃坏肚子,藿香正气水里的藿香、紫苏就能派上用场,不过这类苦寒药材不能当茶喝,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

感冒退烧"急先锋"——分清冷热再下手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可是两码事!生姜红糖水对付受凉引起的鼻塞流清涕很管用,但要是嗓子疼、咳黄痰就得换金银花+连翘的组合,药店里常见的防风、羌活都是驱寒除湿的猛将,而桑叶、薄荷则擅长对付热感冒,记住个小口诀:冷感冒喝姜汤,热感冒泡菊花,混着来容易伤身体。

止咳化痰"润喉糖"——对症才能见效快

咳嗽起来震天响的时候,川贝枇杷膏算是救星了,不过药店里陈皮、半夏这些化痰药得更讲究用法,痰白稀的适合用橘红,黄稠痰才用浙贝母,像罗汉果、杏仁这些润肺的药材,更适合秋燥时节干咳无痰的情况,有个有趣现象:南方人买化橘红多用于湿痰,北方人囤川贝母多应对燥咳。

安神助眠"睡前奶"——失眠星人必备

现代人压力大,酸枣仁、合欢皮这些助眠药材越来越受欢迎,珍珠粉拌蜂蜜能安神定惊,百合莲子芯茶专治心烦失眠,不过像朱砂这类重镇安神药现在用得少了,倒是茯苓饼成了办公室零食新宠,晚上睡不踏实的话,不妨试试桂圆红枣茶,比数羊管用多了。

厨房里的中药角——食疗养生新潮流

别以为中药都得煎汤喝,现在很多药材都登堂入室进了厨房,炖肉放点当归枸杞补气血,煮粥撒把芡实山药健脾胃,就连泡脚包里都掺着艾叶红花,不过要提醒的是,八角茴香这些香料也算中药,孕妇吃香料太重的卤味可得悠着点。

外用敷贴"皮肤侠"——跌打损伤找它们

脚踝扭伤肿成馒头时,药店师傅总会推荐三七粉调醋外敷,蒲公英捣碎能消乳腺炎肿块,马齿苋晒干煮水治湿疹,不过这些外用药材讲究现配现用,放久了挥发掉药效可不划算,记得小时候磕破膝盖,奶奶总是去药店抓些乳香没药碾碎调酒敷上,消肿效果杠杠的。

逛药店买中药也有门道,老药师都会问清楚症状才抓药,比如同样是便秘,年轻人可能开决明子,老人家更适合火麻仁,月经前烦躁的女生适合玫瑰花茶,更年期潮热就得用浮小麦,最重要的是别把中药当保健品瞎吃,毕竟每种药材都有它的"暴脾气",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可能变毒药,下次再去药店,可别盯着包装精美的中成药猛买,先搞清楚自己的体质再下手也不迟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