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的5种祛邪中药,扶正又驱邪!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感觉体内有股邪气",其实中医说的"邪气"可不是玄学概念,当人出现反复感冒、浑身乏力、口腔溃疡、皮肤长痘等情况时,可能就是外邪入侵或内生邪气的表现,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五位中医界公认的"祛邪高手",学会正确使用能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

艾叶——千年驱寒除湿王 在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门楣上插艾草是端午传统,这株带着特殊香气的草本,可是中医眼里的"纯阳之品",寒湿重的人最明显特征就是早上醒来像裹着湿棉被,舌苔白腻,这时候用艾叶煮水泡脚特别见效,记得去年邻居张阿姨关节痛得不敢弯腿,坚持用艾叶+生姜煎汤熏洗半个月,现在能灵活上下楼梯了。

使用贴士:新鲜艾叶药效最强,晒干后效果减半,阴虚火旺者要慎用,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的人群不适合长期使用,每周2-3次泡脚即可,泡到后背微微出汗最合适。

黄芪——补气祛邪双料冠军 很多上班族总抱怨"累得喘不过气",这就是典型的气虚表现,黄芪被称为"补药之长",特别适合这类人群,我们办公室小刘经常用黄芪配枸杞泡茶,她说以前爬三楼都气喘,现在每天精神抖擞,但要注意,黄芪单独使用容易上火,最好搭配当归、红枣这类滋阴食材。

经典配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生姜3片,冷水下锅煮20分钟,适合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人日常饮用,但正在发烧、咽喉肿痛的急性炎症期要暂停饮用。

金银花——清热解毒急先锋 脸上突然爆痘、喉咙肿痛、小便发黄?这些都是热毒作祟的信号,金银花性甘寒,最能清解血分热毒,记得上个月我牙龈肿痛,用金银花10克+薄荷5克煮水含漱,当天就缓解了大半,不过要提醒,脾胃虚寒的人喝多了会拉肚子,可以搭配两片生姜调和。

辨别技巧:优质金银花呈银白色,花蕊细长,闻着有清甜香气,如果颜色发黄或有酸味,说明已经变质,建议密封冷藏保存,最好半年内用完。

生姜——厨房里的散寒将军 别小看这块厨房常客,《本草纲目》记载其"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淋雨受凉后马上喝碗红糖姜水,能有效驱赶寒邪,但很多人不知道,不同做法效果大不同:

  • 生姜红糖水(风寒感冒)
  • 生姜陈皮茶(胃寒呕吐)
  • 醋泡生姜(预防慢性病)

特别注意:晚上吃姜如砒霜的说法有误区,关键是适量,每天不超过15克鲜姜为宜,腐烂的姜含有黄樟素必须扔掉。

蒲公英——消痈散结全能手 春天路边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其实是治疗乳痈、肠痈的良药,新鲜的蒲公英捣碎外敷,能快速消除乳腺炎肿块,我们小区王姐哺乳期堵奶,用这个方法配合热敷,三天就通了,需要注意的是,久病体弱者要慎用,建议搭配红枣一起泡茶。

鉴别妙招:选叶片完整、根茎粗壮的蒲公英,开花后就失去药用价值了,清洗时注意去掉绒毛,否则容易刺激喉咙。

这些祛邪中药虽然好,但使用讲究颇多,比如湿热体质适合金银花,寒湿体质更适合艾叶生姜,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辨证,再针对性调理,平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才是抵御外邪的根本之道,毕竟中药调理就像春雨润物,贵在坚持,急不得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