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说想找中药名称和对应图片的合集,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干货满满的话题!作为一枚从小喝中药长大的南方姑娘,我特别理解大家对着药方抓瞎的心情——明明写着"白术""防风",可拿到药材市场却死活认不出来(笑),今天就带大家一边看图一边认识百味中药,文末还有超实用分类清单哦!
先给大家看张镇楼图▼ (此处插入一张中药铺子全景图,柜台上摆着人参、灵芝、枸杞等常见药材) 是不是瞬间梦回《大宅门》的中药铺?其实现在很多中药房都保留着这种传统陈列方式,老师傅们闭着眼睛都能摸出药材好坏,不过咱们普通人还是要老老实实认图识字,毕竟抓错药可就成"毒药"了!
【补气补血篇】 先说大家最熟悉的黄芪,长得像蜜蜡色的鸡爪,泡水喝特别甘甜,党参则是灰黄色的细长条,和人参有点像亲戚,价格亲民多了,当归那个浓郁的香气啊,炖鸡汤时放两片,整个厨房都飘香!还有阿胶块黑乎乎的像块石头,但其实是用驴皮熬的,女士们懂的都懂~
【清热解毒篇】 金银花简直就是夏天救星,干花泡茶消暑解渴,菊花品种可多了,杭白菊泡茶,野菊花消炎,别看都是小花朵作用大不同,板蓝根大家肯定不陌生,非典那年被抢断货的蓝色根茎,其实是十字花科植物哦!
【理气化痰篇】 陈皮必须是晒足三年的老橘子皮,摸起来硬邦邦,煮水喝却能润喉,半夏这名字听起来像武侠毒药,其实是圆滚滚的毒球球,必须炮制后才能用,贝母像小鳞片一样白白的,川贝炖雪梨治咳嗽可是经典搭配。
【祛湿健胃篇】 茯苓块像白云朵,煮粥放点特别绵软,薏米分白马牙和红小粒,祛湿要选白马牙的,砂仁闻着像樟脑丸,却是炖肉去腥的秘密武器,还有草果、豆蔻这些香料,其实都是中药家族的成员呢!
偷偷告诉你们个看图秘诀:根茎类的多长在土里,所以表面粗糙有须须(比如甘草、黄精);果实类的通常圆圆鼓鼓(比如山楂、杏仁);花类大多轻飘飘(比如茉莉花、辛夷花),掌握这个规律,逛药材市场至少不会抓瞎!
最近发现个宝藏网站,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材图库,高清大图还能放大看细节,手机用户推荐"中药大全"APP,拍照识药功能超实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买错药材了!不过提醒大家,网购中药材一定要选GMP认证的店铺,那些散装三无产品千万别碰。
最后送大家一份分类清单: 补益类: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山药/熟地黄 解表类:桂枝/薄荷/桑叶/紫苏叶 清热类:鱼腥草/穿心莲/黄连/蒲公英 祛风湿类:独活/威灵仙/徐长卿/秦艽 ...... (完整版可私信索取电子表格)
看完是不是觉得中药也没那么神秘?下次去中药房别光盯着抓药窗口,多看看墙上的药材图谱,慢慢就能认出"何首乌"不是红薯干,"胖大海"真的会开花啦!记得收藏这篇图文攻略,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