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儿个咱来唠点鲜为人知的中药门道,前些日子陪老爷子参加同学聚会,席间有个退休的老中医喝高了,拍着大腿跟大伙儿说:"你们知道山里那丛看着像杂草的'六根'吗?当年我们师兄弟进山采药,就靠它治腿伤......"
要说这"六根"啊,可是正儿八经写在《本草纲目》里的宝贝,为啥叫这么个土名字?您瞅它主根上生的须根,活脱脱六个脚趾头似的,老辈人就给起了这个接地气的名儿,别看它长在山沟石缝里灰头土脸的,却是风湿骨痛的克星。
(配图建议:深山岩缝中成簇生长的六根特写)
打从李时珍那会儿起,这草就在民间偏方里混得风生水起,您问哪个关节痛的老街坊没泡过六根药酒?前年隔壁王婶摔了胯骨,医院说要换关节,还是她闺女机灵,翻出祖传的陶罐药酒——正是三十年前泡的六根酒,您还别说,天天抹上三遍,现在爬楼梯都不打软腿。
(插入数据:某中医药大学实验显示,六根提取物对IL-1β炎症因子抑制率达67%)
不过可别见着根茎就往嘴里塞!地道的六根讲究"三黄两白"——根芯泛黄,外皮带白霜,断面还得透着琥珀色,市面上那些晒得焦黑的,八成是拿硫磺熏过的假货,去年我就见过菜市场卖相极好的所谓野生六根,凑近闻着倒像沤烂的白菜帮子味。
(实用技巧:辨别真假六根的小妙招)
说到炮制方法,这里头学问大了去了,新鲜采挖的六根不能水洗,沾了生水药性就跑偏,老药农都是用毛刷蘸米醋轻擦表面,晾干后剪成寸段,泡酒得用52度以上的高粱酒,再加三片鹿茸、七颗红枣,密封三个月才能开封,要是嫌麻烦,直接拿黄酒炖老母鸡,连汤带肉吃上三天,保管您梅雨天膝盖不再发酸。
(食疗配方:六根炖鸡的具体做法)
您可别小瞧这山旮旯里的野草,现代研究发现它含的六耳素能双向调节免疫,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做过临床,把六根提取液做成外用贴剂,试了两百多个骨关节炎患者,七成的人晨僵症状明显缓解,不过医生也提醒,这玩意儿性寒,阳虚体质的要搭配艾叶、生姜才稳妥。
(注意事项:哪些人群不宜服用)
最绝的是六根还能当"关节润滑油",我们村八十岁的张木匠,每天杵着拐棍咳嗦,自从喝了半年六根茶,现在扛着百斤木料健步如飞,秘诀就在那截草根——晒干后碾碎,开水冲泡代茶饮,专治那种走路咔哧响的骨头疼。
(养生茶饮:六根甘草茶制作方法)
眼尖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这宝贝该上哪儿找?实话告诉您,正宗的六根只长在红壤丘陵地带,而且专挑背阴潮湿的碎石坡,清明前后去山里踏青,看见叶片像竹叶却带着暗红斑点的丛生植物,十有八九就是它,不过现在好多地方搞生态种植,人工培育的六根药效打了折扣,要买还是认准老字号药房的野生货。
(选购指南:如何挑选优质六根药材)
最后说个压箱底的偏方:遇上跌打损伤,新鲜的六根捣烂兑童便,敷在肿处不出三个时辰就能下地,当然这种土法子也就应急使,真伤了筋骨还是得去医院拍片子,您说神不神?这山沟沟里的野草,愣是藏着千年医理,古人诚不欺我啊!
(文末互动:您家乡有没有关于六根的民间用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