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熬夜赶稿子,照镜子发现脸色黄得像颗蔫土豆,老中医邻居塞给我一包皱巴巴的黄褐色干片,"煮水当茶喝",没想到这土疙瘩真能提气色,一查才知道是黄芪,这藏在土里的宝贝,可是中医界的"万能搭子"。
【山野里的金丝线】 黄芪这名字听着就接地气,老家管它叫"箭杆菜",每年春秋两季,药农都要蹲在陇上挖出这些纺锤形的根,新鲜的黄芪断面带着淡黄色菊花心,晒干后蜷曲的表皮像老人的皱纹,山西老陈醋厂隔壁产的"浑源黄芪"最地道,嚼起来还有股淡淡的豆腥味。
【皇帝也爱的续命汤】 这草根逆袭的故事能追溯到南宋,相传岳飞带兵在太行山被困,士兵纷纷病倒,当地百姓献出祖传的"黄芪煨鸡汤",喝了三天竟能下地行军,清朝宫里更把黄芪当宝贝,慈禧更年期常喝的"延龄益寿丹"里就有它,现在去中医院,医生开的补气方子里十有八九都藏着这味药。
【厨房里的百搭王】 别以为黄芪只能煎药!我家冰箱常备着:
- 黄芪红枣茶:5片黄芪配3颗红枣,煮得皮肤发皱当水喝,特别适合熬夜后脸蛋蜡黄的时候
- 当归黄芪乌鸡汤:女人那几天炖锅汤,加两片当归就像给子宫盖了床棉被
- 黄芪粳米粥:抓一把和大米同煮,最适合术后病人补中气
- 口干舌燥时,含片西洋参再喝黄芪水,阴阳双补不上火
【小心!补过头会翻车】 有次感冒咳嗽还傻乎乎喝黄芪水,结果咳到半夜差点送急诊,这草根虽好也有脾气: × 发烧喉咙痛时喝=给火山浇汽油 × 高血压患者长期喝=给血管做负重训练 × 孕妇乱喝=宝宝可能要"提意见" 建议春天搭配菊花,夏天配荷叶,秋天加枸杞,冬天搭当归,这样才不会补得鼻血直流。
【辨别真假有门道】 市场上硫磺熏过的黄芪白得吓人,真正好的应该带点土黄色,教大家个笨办法:买根鲜黄芪掐断,断面能拉丝的才是好货,药店里那些硬邦邦像柴火的,多半是放了很久的陈货。
现在我书桌上常年摆着玻璃罐装的黄芪片,看着它们就像看到老朋友,这土里长出来的元气弹,可比咖啡伤胃强多了,你们试过哪些奇葩吃法?评论区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