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别硬扛!老中医推荐的5种中药方子,退烧快还不伤身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隔壁工位的小王昨天还活蹦乱跳加班赶PPT,今天就蔫头耷脑趴在桌上,额头滚烫,看着他猛灌西药冲剂的样子,我忍不住想起去年自己也经历过的那场"生死劫"——高烧39度不退,抗生素打了三天都压不住,最后还是老家亲戚寄来的中药包救了急。

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感冒发烧的法子可多了,关键得用对方法,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中医是怎么对症下药的,不过先说清楚,以下这些偏方都是我实地采访过中医师、查过药典资料整理出来的,真要生病还得找专业大夫瞧!

风寒风热分不清?看这三点就明白

很多人一发烧就慌了手脚,其实中医最讲究辨证施治,我特意请教了社区诊所的李大夫,他教了个土办法:看嗓子疼不疼、鼻涕清不清、怕冷还是怕热,上次我姐半夜发烧,喉咙像刀割似的疼,流黄鼻涕,这就是典型的风热感冒,要是光流清鼻涕,浑身发冷打哆嗦,那就是着凉引起的风寒。

记得去年春节串门,表弟家孩子半夜突然烧到38.9℃,孩子奶奶非要捂汗,结果体温越升越高,幸亏我带着从同仁堂买的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配上温水擦浴,两小时就退到37.5℃,后来才知道这药专门针对小孩外感发热,既能退烧又不伤脾胃。

厨房里就能找到的退烧三宝

别看有些中药名字土,效果真没得说,我家里常年备着三种"急救包":

  1. 生姜红糖水:这个最简单,切三片老姜煮五分钟,加两大勺红糖,上次我妈淋雨回来,喝了一大碗,第二天鼻塞就好多了,不过要是嗓子已经红肿,这热性的方子就得慎用
  2. 薄荷叶泡茶:超市买的那种食用薄荷就行,开水泡开当茶饮,我同事阳了之后低烧反复,每天喝这个居然把37.2℃的体温维持了一周没再升高
  3. 葱白豆豉汤:大葱白连须两根,淡豆豉15克,煮水喝,去年流感季我们全家轮流发烧,就靠这个方子挺过来,特别对孩子积食发烧特别管用

药店能买到的经典中成药

这些年跑了不少家中医馆,发现医生开方有个规律:

  • 银翘片/双黄连:嗓子痛、黄痰黄涕用(风热型)
  • 感冒清热颗粒:清鼻涕、怕冷用(风寒型)
  • 藿香正气水:夏天中暑受凉呕吐腹泻时神药
  • 小柴胡颗粒:忽冷忽热交替发作的半表半里证

上个月我闺女体育课淋雨后发烧,38.5℃吃了美林都不怎么降,急得我翻出家里存的小儿青蒿合剂,配合着用温水擦手心脚心,不到四小时就退到37℃,不过要注意看说明书,有些含麻黄的制剂高血压患者不能用。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别多种中药混着吃:去年邻居张叔同时吃了999感冒灵和维C银翘片,结果肝功指标飙升
  2. 退烧别只盯着温度计:中医看舌苔比数字准,我发烧时舌苔厚腻,喝了两天薏米赤小豆汤才彻底好
  3. 小孩用药要减量:我表姐给娃喂成人剂量的柴胡口服液,结果孩子出汗太多差点脱水
  4. 超过39℃别硬扛:我闺蜜信偏方喝绿豆汤物理降温,结果引发惊厥进了急诊

说个真事,公司前台小妹总拿板蓝根当饮料喝,结果把脾胃喝坏了,现在吃啥都拉肚子,还有财务部老王,新冠那会囤了二十盒连花清瘟,病好了还在坚持吃,结果查出药物性肝损伤,所以说中药虽好,也得讲究个度。

最后提醒各位,发烧其实是身体在打仗,适当发烧能激活免疫力,我师父常说:"退烧不如解表,解表不如透邪",要是烧了三天还不退,或者整个人蔫得像霜打的茄子,千万别自己瞎琢磨,赶紧去医院才是正经,毕竟咱们的目标是治病,不是跟病毒较劲啊!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