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家的中药铺子有点热闹,每天总有老顾客打听:"钩藤今年咋涨得这么凶?""鸡血藤还能买吗?"这些藤本类中药材的价格走势,俨然成了中医药圈的热门话题,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些年藤藤绕绕的价格变化,看看这背后藏着哪些门道。
价格曲线像心电图 要说近年藤本中药的价格,简直比股票还刺激,拿钩藤举例,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每公斤才35元左右,到2022年直接飙到80元大关,这涨幅比基金还猛,同是藤本家族的鸡血藤更夸张,219年统货不过20元,现在优质片已经摸高到120元,三年时间翻了六倍,把老药商都看傻了眼。
这种集体躁动不是个别现象,海风藤从2020年的18元涨到如今45元,青风藤两年间从15元跃升到50元,就连平时不起眼的络石藤,价格也翻着跟头往上窜,药商老张跟我算账:"去年囤的三吨鸡血藤,现在出手能赚辆小汽车钱。"
幕后推手大起底 这波疯狂涨价背后,藏着三把火在烧,头把火是需求井喷,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全民养生潮催生了大量中成药消费,像天麻钩藤颗粒、鸡血藤膏这些明星产品,把原料库存啃得精光,特别是老龄化加速,风湿骨痛患者增多,海风藤、青风藤这类祛风湿药材用量激增。
第二把火是产地断供,云南作为藤本中药主产区,连续三年干旱让藤类生长受阻,就拿鸡血藤来说,正常年景亩产800斤,去年减产到400斤,收购商举着现金都抢不到货,更别提有些药农改种经济作物,藤本类种植面积连续五年下滑,供应链脆弱得像张纸。
第三把火是资本搅局,这两年中药材成了投资新宠,游资带着热钱四处扫货,去年亳州药市就出现怪象:某商家一次性吃进50吨钩藤,囤半年后每公斤净赚30元,这种"炒蒜式"操作,把好好的价格体系搅得七荤八素。
药商夜里愁掉发 价格过山车让从业者直呼心脏受不了,经营二十年药店的王老板说:"以前进10万货款能备三个月的货,现在勉强撑半月。"更头疼的是替代品乱象,有些药厂偷偷用山葡萄藤冒充青风藤,用便宜货以次充好。
种植户也在刀尖上跳舞,贵州的刘药农去年扩种钩藤,结果遇上滞销,冷库里堆着20吨货,价格比种植成本还低,这种"增产不增收"的怪圈,让不少农户心灰意冷。
破局之路在何方 要稳住藤本中药的价格,还得多方开药方,国家层面正在建立道地药材保护区,云南已经划定10万亩藤本种植基地,电商平台也在打通产销堵点,拼多多"药香节"让药农直达厂家,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与其盲目囤货,不如跟着医嘱走,中医张大夫提醒:"鸡血藤虽好,但阴虚火旺者慎用,乱补反伤身。"理性消费才能给市场降温。
未来行情怎么走 行家预测,224年藤本类价格将分化,像钩藤、鸡血藤这类稀缺品种,随着库存消化可能继续高位震荡;而青风藤、络石藤随着产能恢复,价格有望回落两成左右,建议药商采取"少量多次"采购策略,种植户要紧盯气象预警,该搭遮阳网时就别省那俩钱。
说到底,中药材不是期货,而是关乎百姓健康的民生物资,希望这波"藤"云驾雾的行情早日落地,让中医房里的草药香,不再掺着铜臭味,毕竟,老祖宗留下的草木精华,不该成为资本游戏里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