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街坊邻居们,最近整理药箱是不是又发现几包"问题药材"?特别是那些泛着酸味的中药饮片,扔了可惜留着不敢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儿童"了。
啥样的中药会泛酸? 前两天王婶拿着包枸杞来找我:"小陈啊,这枸杞摸着黏糊糊的,闻着还有股酸味,是不是坏透了?"像她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常见容易泛酸的药材有枸杞、当归、党参、熟地这些含糖量高的品种,特别是南方梅雨季节,药材吸了潮气就像泡在蜜罐里,特别容易发酵变酸。
三步判断药材还能不能要
- 看颜色:正常枸杞是暗红色,如果发黑发暗像掉漆一样,基本可以放弃治疗
- 摸质地:好当归应该是油润却不粘手,要是摸完手指上沾着黏液,就要警惕了
- 闻气味:轻微的酸味还能抢救,要是冲鼻子的腐臭味,建议直接扔进垃圾桶
老药工私藏抢救指南 上个月诊所来了位张大爷,非说我们给的黄芪有问题,原来他舍不得扔那包发霉的药材,非要晒晒继续喝,其实处理泛酸药材真有讲究:
① 轻度酸味(白醋级别):
- 紧急处理:摊开在阴凉通风处,铺上干净纸巾吸潮
- 进阶疗法:放冰箱冷藏室"冷静"两天,记住不是冷冻层
- 终极杀招:用50度以下温米酒轻擦表面,既能杀菌又能去酸
② 中度变质(酸奶级别):
- 当归救援:削去发黑表皮,切段后用糯米粉裹匀暴晒
- 枸杞复活术:用清水淘洗两遍,沥干后拌少量玉米淀粉
- 熟地改造:切成薄片,用蜂蜜拌匀后烘至八成干
预防才是硬道理 我隔壁赵医生有个绝招,存药材从来不用塑料袋,他都是用那种老式陶罐,里面放块石灰包,盖子用棉布兜着,关键要做到"三防": 防湿:梅雨季别开封,必要时用食品干燥剂 防热:远离暖气和阳光直射,最好放在北屋柜子里 防闷:每周开盖放风半小时,让药材透透气
实在救不了的妙用 去年社区组织做草药香囊,我把那些轻微泛酸的陈皮贡献出来了,没想到做出来的香囊特别提神,据说还能缓解晕车,还有些老中医会把过期药食两用的药材用来泡脚,说是能引火下行。
最后提醒大家,救人的药材可不能马虎,如果是治疗用的贵重药材,发现变色变质千万别心疼,健康才是最好的省钱方式,要是养生煲汤的辅料,只要按我说的方法处理得当,照样能物尽其用,您家药箱里是不是也藏着几包"问题药材"?赶紧翻出来试试这些土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