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根须缠在一起的药材是啥?"上次陪老妈逛中药材市场,她指着一捆黄褐色的根茎问我,我凑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黏液清香,突然想起植物学课本里提过——这可是薯蓣科的"宝藏成员"!今天咱们就借着高清图片,把薯蓣科中药的秘密扒个底朝天~
薯蓣科是个什么科?
走在中药房总能看到标着"怀山药""黄精""穿龙薯蓣"的罐子,其实它们都是"薯蓣家族"的亲戚,这个科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地下块茎像生姜又带点糯性,掰断时能拉出黏黏的丝(不信你下次试试山药),中国药典》收录的薯蓣科中药有7种,个个都是养生界的扛把子。
[插图建议]:拼图式展示山药、黄精、穿山龙等药材原貌,配文字标注拉丁学名
明星选手大盘点
-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江湖人称"神仙之食",新鲜山药焯水后蘸糖吃,清甜脆爽,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它含有的薯蓣皂苷可是天然激素调节剂,老中医常说"男人吃强肾,女人吃养颜",不过脾胃虚寒的要少吃哦~ -
黄精(Polygonatum spp.)
九蒸九晒后的黄精黑亮如蜜饯,泡水喝能缓解熬夜后的口干舌燥,记得去年闺蜜咳嗽半个月,每天用黄精+雪梨炖汤,居然比吃药管用!但鲜黄精有麻舌感,必须炮制后才能吃。 -
穿龙薯蓣(俗称穿山龙)
这个名字自带武侠气息的药材,其实是治疗风湿骨痛的高手,东北老家常用它泡酒,暗红色的药酒看着凶猛,却是关节炎患者的福音,不过孕妇千万别碰,活血力度堪比田七。
[插图建议]:对比图展示鲜品/干品形态,标注"鸡爪形"山药特征、黄精的"姜形断面"
药店避坑指南
上周陪邻居王叔买药材,他非说颜色越白的山药越好,其实真正的怀山药表皮带点褐斑,太白的可能被硫磺熏过!记住这三个鉴别窍门:
- 看断面:优质山药黏液多,能拉丝不断
- 尝味道:微甜带涩是正常的,发酸说明变质
- 试密度:沉水的才是足年采收,轻飘飘的可能是急功近利的早产儿
[插图建议]:真假对比图,左边自然晾晒的褶皱明显,右边硫熏的过分白皙
厨房里的药膳秘籍
别以为这些药材只能煎汤!我最爱用山药做早餐:
① 铁棍山药削皮切段,小米粥煮到浓稠时加入
② 撒一把枸杞再焖5分钟,出锅前淋蜂蜜
软糯的口感连挑食的小孩都抢着吃,关键还能健脾益气,黄精炖鸡更是秋冬进补神菜,记得搭配陈皮去腻,否则容易上火~
[插图建议]:step by step药膳制作流程图,重点标注食材比例
这些人要慎吃!
薯蓣科虽好,但几类人群要警惕:
▶️ 便秘患者少吃山药(收敛作用强)
▶️ 湿热体质别碰黄精(越补火越大)
▶️ 痛风患者远离萆薢(草酸含量高)
去年我爸尿酸高还偷吃穿山龙泡酒,结果关节肿成馒头,可算记住教训了!
[插图建议]:禁忌人群分类图表,用红黄绿三色区分风险等级
现在去菜场看到铁棍山药,是不是感觉像见到老朋友?下次炖汤抓一把黄精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埋在土里的宝贝们,可是经过好几年才能长成治病养生的"人参果"呢!对了,家里存药材记得放阴凉处,不然长芽的山药就像土豆发芽一样有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