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这种果核乌黑的树,老中医当宝贝,城里人却拿来当柴烧?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上次回老家砍柴,隔壁王叔抡起斧头就砍那棵歪脖子黑果树,吓得我赶紧拦下,这树结的果子核黑得发亮,可是实打实的中药材啊!"村口老中医的话让我心头一震,这种藏在深山里的"黑核树",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被误认的"柴火树"藏着千年药方

在浙西山区长大的孩子都见过这种树,春天开细碎白花,夏天结青涩小果,秋后天寒时果子变成紫黑色,山民们叫它"乌珠子树",过去穷苦人家拿它的果子泡酒驱寒,小孩咳嗽就煨点黑果核煮水,直到三年前县中医院来收购,大家才知道这黑得发亮的果核竟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铁菱角"。

去年清明采药季,我在遂昌山林遇见七十岁的刘药农,老人裤腿沾满泥浆,竹篓里却小心码着刚剥出的黑色果核。"这叫山茱萸核,药厂收鲜货要八十块一斤。"他随手捏开颗干瘪果实,露出里面坚硬如铁的核,"城里人只知山茱萸肉能入药,哪晓得这黑核才是治虚寒的宝贝。"

黑色果核里的养生密码

中医药典籍早有记载,《千金方》里用铁菱角核配伍治疗妇人冷痛,李时珍描述其"性温味涩,主心腹寒痛",现代研究发现,这种黑核含有独特的鞣质成分,对肠胃痉挛的缓解效果比西药颠茄提取物更温和持久。

在丽水古法炮制车间,我目睹了黑核的蜕变过程,晒干的果核要经过九蒸九晒,每次用黄酒浸润后文火炖煮,老师傅说:"急火容易焦,慢工才能逼出核里的药性。"最后得到的乌黑药丸散发着淡淡酒香,专治现代人的空调胃和熬夜肝。

消失的本草智慧正在回归

十年前这种树在山区随处可见,如今年轻一代进山只认得银杏、杜仲这些"网红药材",我在拼多多中药材板块搜索"黑核树",跳出的商品全是人工种植的酸枣仁,真正的山茱萸核还要靠老药农口口相传。

最近杭州胡庆余堂的老药师带着学生进山认药,专门寻找这种黑核树。"现在机器切片把药材都标准化了,反而忘了果核入药的老规矩。"他在腐烂的树根旁捡起几颗发霉的核,惋惜道:"再过几年,怕是要在实验室里合成这味药了。"

守护山林里的中药基因库

在景宁畲族自治乡,我见到90后返乡青年小陈的种植基地,他承包了整片荒山,专门培育果核乌黑的山茱萸树。"野生的黑核树越来越少,但人工嫁接能保留药性。"他指着试验田里不同颜色的果实介绍,"青核入肝经,黑核走肾经,这才是老祖宗的智慧。"

这些黑色果核正在经历奇妙变身,有的被制成护腰热敷包,有的提炼成口腔抑菌液,还有的磨成粉掺进养生糕点,最让我惊喜的是在义乌商贸城看到的"黑核咖啡"——用烘焙过的果核萃取,既保留中药温性又有咖啡醇香。

夜幕降临时,山风裹着草木清香拂过黑核树林,那些沉默的枝干上,又悄悄冒出新的花苞,或许正如老中医所说:"山里没有废柴,只有不识货的眼睛。"当我们学会读懂每颗黑色果核里的密码,便是在延续千年不灭的本草薪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