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看见邻居阿姨在院子里剪玫瑰花,一问才知道她用来泡茶调理身子,这让我想起中医里确实有"玫瑰花入药"的说法,不过大伙儿知道吗?这看似简单的花茶,用量可是门学问,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娇艳的玫瑰进药碗里到底咋用才地道。
要说玫瑰花入药,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老祖宗的医书里早有记载,《本草纲目》里就写着:"玫瑰花瓣,益气调中,治肝郁气滞",过去大户人家的小姐们月事不顺,老妈子总会端来一碗飘着花瓣的甜汤,不过那时候用的都是重瓣红玫瑰,现在咱们阳台上种的单瓣品种可入不了老中医的眼。
先说最常见的花茶饮用,我问过省中医院的老药师,他说日常保健的话,每次用15-20朵鲜花瓣就够了,干花量要减半,大概8-10朵,这分量刚好能让花香透出来,又不会让身体吃不消,有个简单法子:抓一把花瓣放手心,能铺满半个手掌心就差不多,要是搁多了,喝起来舌头发麻,反倒伤胃气。
去年我陪闺蜜看中医,大夫给她开的花茶方子里,玫瑰花要和其他药材配伍,这时候用量就更讲究了,通常3克花瓣配5克陈皮,再加两粒红枣,为啥要这么精确?中医说玫瑰花性温,过量容易上火,得像炒菜放盐似的拿捏准,有次我贪多放了两大把,结果半夜嗓子疼得直冒烟。
煮汤药的话又是另一套规矩,老师傅教我,如果是煎煮入复方,5克干花瓣足够应付一剂药,这相当于咖啡勺平平一勺的量,记住要后下,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焖五分钟就得捞出来,不然芳香油挥发了,药效就打折扣,就像炖肉放香料,煮过头反而发苦。
特殊人群更要谨慎,怀孕的姐妹千万别碰,这花有活血作用,体虚怕冷的人也别天天喝,最好搭着枸杞、桂圆这类暖性的食材,我同事小王就是典型,本身手脚冰凉还猛灌玫瑰茶,结果整天跑厕所拉肚子。
说到鉴别,药房买的中药材玫瑰都是山东平阴产的重瓣红玫瑰,晒干后颜色暗红带紫,要是花瓣发白、闻着像化学香精,八成是硫磺熏过的,自家种的虽然看着新鲜,但农药残留要多留心,洗的时候用淡盐水泡半小时,再用流水冲三遍才保险。
存花也有门道,想留着冬天喝,得把鲜花瓣摊在竹匾上,阴凉处风干,装罐时放几包干燥剂,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要是发现花瓣结块、长霉斑,赶紧整罐扔掉,变质的花茶喝了闹肚子划不来。
最后说个实用窍门:泡茶水温别超过85度,沸水一浇花香全跑了,先用热水暖杯,再倒温水焖着喝,喜欢甜味的加蜂蜜,千万别放白糖,败了药性,喝剩的花瓣别浪费,捣碎了敷眼睛能缓解黑眼圈,这可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土方子。
这花儿虽好,终究是药不是茶,咱们普通人每天最多两杯,连续喝三天停一天,真要有毛病还是找大夫开方子,别自己瞎琢磨,毕竟养生这事,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可不是猛灌几杯就能见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