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在喝什么"四物汤""玉屏风散",去中药店抓药时掌柜的还老念叨"这是川芎不是白芷",咱普通人看中药就像看天书,光是名字就够绕晕的,更别说那些玄乎的"属种"分类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里的各种"亲戚关系",保证看完能让你在中药店装一波文化人!
【根茎家族】藏着最多养生大佬 要说中药界的流量担当,非人参、黄芪、当归这三兄弟莫属,不过别看都是补药,脾气可大不相同,东北野山参像傲娇的大小姐,性子烈得很,炖汤都得小心翼翼;党参就是邻家小妹妹,温补不上火,熬粥泡茶都行,最有意思的是黄芪,这货简直是植物界的"黄飞鸿",补气功夫一流,但碰上感冒发烧就得靠边站。
老中医常说"春吃芽夏吃瓜",其实根茎类药材最懂养生,比如春天容易犯困,拿点西洋参片泡水,提神醒脑还不伤阴;到了冬天手脚冰凉,当归生姜羊肉汤里的当归就是主角,补血暖身效果杠杠的,不过要注意,这些根茎类大多性温,爱上火的朋友可得悠着点。
【果实军团】各有各的小脾气 都说"陈皮三年宝",但这橘子皮晒成干可是门学问,新会陈皮为啥金贵?人家选的是特定品种的柑,还得是冬至前后摘的果,同样都是种子,枸杞子像个红宝石,保温杯里泡几颗就能明目养颜;栀子倒是个急性子,生嚼两粒立马清热泻火,但脾胃虚寒的可得绕道走。
最让人头疼的是五味子,这名字起得实在妙——酸甜苦辣咸全占了,老中医开方时加几颗,专治那些"五心烦热"的毛病,不过要我说,这果子泡酒最合适,每晚小酌二两,安神助眠效果堪比褪黑素。
【花香阵营】颜值与实力并存 茉莉花茶大家都爱喝,可知道它入药能疏肝解郁吗?去年公司体检查出乳腺增生,老中医给开了个"逍遥散",里头就有这小白花,不过要论药效猛的,还得数金银花,这"植物抗生素"名不虚传,扁桃体发炎煮一碗,比吃消炎药还管用。
说到菊花就热闹了,杭白菊清肝明目,亳菊解毒消炎,野菊花专治疔疮,上次嘴角起泡,老妈让我用野菊花煮水捈,别说还真灵,不过这些花花草草多属寒凉,体寒的姐妹可得搭着姜片喝。
【虫兽大队】重口味却有奇效 看见蜈蚣、土鳖虫这类药材,密集恐惧症患者要抓狂了,但人家治疗风湿骨痛是真有两把刷子,前年老爸腰突发作,敷了两周自制的黑膏药(含蜈蚣粉),居然能下床遛弯了,不过这些带翅膀的、长腿的药材多有毒,非得听医生吩咐才能用。
相比之下,阿胶、鹿茸这些贵族就温和多了,只是现在市面上假货泛滥,前阵子曝光某直播间卖的"驴皮胶",成本才三块钱,愣是吹成东阿阿胶,所以买这类药材,认准老字号最重要。
【矿石部队】重金属也能治病 朱砂安神丸里的辰砂,石膏退热用的熟石膏,这些听起来像化学试剂的东西,其实是古人智慧结晶,记得小时候高烧不退,奶奶用犀角地黄汤(现多用水牛角替代)擦身,那降温效果比酒精擦拭还快,不过这些矿物质多含重金属,现在都用替代品了,自己千万别乱试。
说了这么多,其实中药属种就像武林门派,各有独门绝技,比如同是清热解毒,蒲公英偏治乳痈,鱼腥草专克肺热;同样是补阳,肉苁蓉润肠通便,仙茅却燥性十足,最有趣的是有些药材"白天天使晚上魔鬼",像合欢花白天解郁安神,晚上反而提神醒脑。
最后提醒各位,中药虽好可别自己当大夫,就像前阵子网红博主推荐的"减肥古方",有人吃了腹泻脱水进医院,记住咱们的老祖宗怎么说的:"是药三分毒",对症用药才是王道,下次去中药店,不妨跟掌柜的聊聊这些药材的"家长里短",保管你能收获一堆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