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的厨房里,藏着不少宝贝,它们既是食材,又能入药,还带着一股子让人闻着就舒服的香气,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些芳香中药食材,看看它们是怎么在烟火人间里,给咱们的生活添滋味、给身体送健康的。
丁香:厨房里的“小钉子”,暖胃又暖心
说起丁香,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那个圆圆小小的棕色“小钉子”,别看它个头不大,本事可不小,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它那浓郁的香气,有点像薄荷与胡椒的混合味,闻着就提神醒脑。
在厨房中,丁香常常出现在卤味的香料包里,炖肉、煮牛肉的时候,放上几颗,那香味能瞬间穿透食材,让肉类变得更香醇,像我家卤牛肉,爷爷就会特意放几粒丁香,卤好的牛肉不仅味道浓郁,还有股独特的清香,切片装盘,满屋子都是诱人的香味。
从药理上讲,丁香可是个“暖宝宝”,它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要是不小心吃多了凉的,肚子胀疼、呕吐腹泻,这时候丁香就能派上用场,把丁香研成末,敷在肚脐上,再用胶布固定好,很快就能感觉肚子暖暖的,缓解不少不适,要是冬天总是手脚冰凉,用丁香泡茶喝也是个好办法,一杯下肚,从胃里暖到四肢百骸,整个人都舒服了,丁香比较燥热,别一下子吃太多,不然嘴上容易起泡,适量才行。
桂皮:炖肉“黄金甲”,散寒止痛有一手
桂皮,这名字听着就熟悉,做红烧肉、红烧排骨离了它,总感觉少点灵魂,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那厚实的树皮,表面灰棕色,刮一刮,里面棕红色,凑近一闻,浓烈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带着点甜,又有点辣,特别提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家里炖一大锅肉,妈妈总会放上一大片桂皮,肉在锅里咕嘟咕嘟煮着,桂皮的香味慢慢渗进肉里,满屋子都是浓浓的肉香,出锅的时候,每块肉都油亮发光,入口软糯,那香味在舌尖上打转,至今想起来都馋。
桂皮不只是厨房宠儿,还是一味良药,它性大热,味辛、甘,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女性每个月那几天,要是痛经厉害,喝点桂皮红糖水,暖暖身子,疼痛能缓解不少,要是不小心受了风寒,感冒咳嗽,用桂皮、生姜一起煮水喝,驱散体内寒气,效果挺好,但桂皮咋说也是大热之物,夏天天气热,少吃点,不然容易上火,嘴里长溃疡可难受了。
八角:八角茴香,炖煮魔法“香水”
八角,也叫八角茴香,形状独特,八个角,像个小小的星星,颜色棕红,香气浓郁得很,带点甜味,还有微微的麻舌感,是厨房里经典的香料之王。
我家不管是炖鸡、炖鱼,还是烧土豆,都得放上一两朵八角,尤其是炖鸡汤,鸡肉焯水后,放进砂锅,加几朵八角、几片姜片,小火慢炖,没一会儿,香味就飘满了屋,那汤鲜得不得了,喝一口,浑身都暖洋洋的。
在中医眼里,八角能温阳散寒、理气止痛,要是胃寒的人,经常肚子冷痛、消化不良,用八角炒点热盐,装进布袋,敷在胃部,能缓解不少,要是不小心扭伤了腰,用八角研磨成粉,加醋调成糊状,敷在伤痛处,也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八角也不能多吃,过量食用可能会让眼睛不舒服,感觉干涩、模糊,适量使用,才能让它为健康加分。
砂仁:化湿开胃“小能手”,煲汤好搭档
砂仁,这名字有点陌生?其实它在广东一带的汤锅里经常出现,它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看着有点糙,掰开一闻,香气清新又带点辛香,很特别。
我家煲汤爱用砂仁,尤其是给老人小孩做营养汤的时候,像砂仁鲫鱼汤,鲫鱼煎好,加上砂仁、姜片一起炖煮,砂仁的香味融进汤里,汤变得鲜美又清爽,喝起来一点不油腻,还能健脾开胃,小孩子胃口不好,喝点这汤,能多吃半碗饭。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主要功效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要是湿气重,感觉身体困倦、食欲不振,用砂仁泡水喝,或者在做菜时放点,能帮助去除体内湿气,孕妇要是有点胎动不安、恶心呕吐,在医生指导下,用砂仁煲汤调理,也能缓解不适,但砂仁有行气作用,气虚的人别轻易尝试,免得耗气伤身。
陈皮:橘子皮的华丽变身,化痰止咳“老字号”
陈皮,就是晒干的橘子皮,不过可不是随便拿个橘子皮就行,得是经过长时间晾晒、存放,变成棕褐色、质地脆脆的那种,新会陈皮最出名,那股子香气,带着橘子的清香,又多了几分醇厚,放久了,满屋子都是淡淡的果香。
我家常年备着陈皮,泡茶、煮粥都放点,早上起来,嗓子有点干痒,用陈皮泡杯水,喝下去,喉咙立马舒服了,煮大米粥的时候,放几片陈皮,粥会更香,还特别易消化,老人小孩喝了都顺气。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咳嗽痰多的时候,用陈皮、雪梨一起炖汤,润肺止咳效果杠杠的,要是吃饭没胃口,肚子胀胀的,用陈皮泡茶,加点山楂,消食化积,胃口一下子就开了,不过陈皮偏温燥,阴虚燥咳的人少用点,不然越咳越厉害。
紫苏:庭院常见“野菜”,解表散寒“急先锋”
紫苏,在北方很多院子里都有种,叶子绿莹莹的,背面有点紫,揉碎了闻,那股子特殊的香气,又麻又香,还带点清凉感。
夏天做个凉拌黄瓜,摘几片紫苏叶放进去,瞬间提升风味,黄瓜吃起来更清爽,要是炖鱼,放上几片紫苏叶,能去腥增香,鱼肉变得更鲜美,记得有一次钓回来几条小鱼,用紫苏炖煮,出锅后满屋子香味,鱼吃得一点不剩。
紫苏在中药里也是“实力派”,它性温,味辛,归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不小心淋雨受凉,感冒初起,有点怕冷、头疼、鼻塞,用紫苏叶泡水喝,发发汗,寒邪很快就赶走了,吃多了东西不消化,胃胀难受,紫苏梗煮水喝,能帮助肠胃蠕动,缓解胀气,但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