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看见朋友圈有人晒罗汉果茶,配文都是"止咳润喉神器""熬夜救星",这让我想起去年感冒时,老妈塞给我个黑不溜秋的干果子,说比吃药管用,没想到这玩意儿居然是中药?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甜到心里去的"神仙果"。
从深山老林到家家户户
要说罗汉果的出身,那可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种藤蔓植物最早长在广西永福县的云雾山里,当地瑶族同胞采回来当茶喝,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当作贡品进献朝廷,得了个"罗汉果"的名头——据说是因为形状像和尚的光头(笑),现在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的褐色干果,就是经过烘烤脱水的罗汉果,摸起来轻飘飘的,摇一摇还能听见响动。
中药铺里的甜蜜担当
别看样子不起眼,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中国药典》早就给它盖章认证,归肺经和大肠经,老中医开方子时常常用它来对付三大难题:一是熬夜上火导致的咽喉肿痛,二是干燥天气引发的咳嗽痰多,三是吃火锅烧烤后的肠胃燥热,最神奇的是它的甜味,不是蔗糖那种腻歪,而是带着清凉感的回甘,糖尿病人都敢拿来解馋。
现代人的花式养生玩法
现在年轻人把罗汉果玩出了新高度,办公室白领们敲键盘间隙,抓一把罗汉果壳泡水,美其名曰"续命水";健身党运动完煮罗汉果雪梨汤,既补水又润肺;连奶茶店都推出"罗汉果冰美式",号称刮油神器,不过要提醒一句,新鲜罗汉果直接啃可能会被苦味劝退,建议掰碎泡水或者炖汤更合适。
厨房里的百搭小能手
除了当茶饮,这小家伙在厨房也能独当一面,炖排骨汤时扔半个进去,清甜滋味直往骨头缝里钻;煮银耳羹放两片,滋阴润燥效果加倍;最近流行的酸梅汤配方里也少不了它,不过要注意,罗汉果属于凉性食材,体寒的朋友煮汤时最好搭配姜片平衡属性。
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然罗汉果好处多多,但也不是万能灵药,有人把它当减肥茶天天喝,结果拉肚子进了医院——人家毕竟是药材,每天用量控制在1/4个为宜,还有人网购廉价罗汉果,结果泡出来的水发苦发涩,其实是买到了未成熟的生果,正宗的永福罗汉果表皮毛茸少,摇晃时籽仁松动声音清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家里囤的罗汉果突然升值了?其实古人早就看透了它的好,《岭南采药录》里记载:"罗汉果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服之",不过与其生病靠它救命,不如平时多喝水润喉,毕竟最好的药方永远是预防为主,下次嗓子不舒服想含片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会唱歌的"神仙果",说不定真能让你少跑几趟药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