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金果榄,藏在深山里的咽喉救星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换季降温,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心慌,老中医给我包了包草药,里面几颗黑褐色的小果子特别打眼。"这是金果榄,嗓子疼含着比润喉糖管用",老师傅的话让我对这个其貌不扬的中药材产生了好奇。

山野里的"金果子"

金果榄的学名叫做"金果榄",在两广地区常被称作"山慈菇",西北山区则习惯叫它"地苦胆",这味药材来自防己科植物青牛胆的干燥块根,外表皱巴巴的像晒干的桂圆,掰开后断面黄白色带菊花纹,嚼起来先苦后回甘,苦味比普通的黄连淡些,却能留在舌尖上好久。

从古至今的护嗓秘方

翻看《本草纲目拾遗》会发现,金果榄早在清朝就被用来治疗"锁喉风",李时珍当年记录它"性凉味苦,专解热毒",民间智慧更有趣——广西瑶族猎人进山前,总要含颗金果榄预防瘴气;广东凉茶铺子里,老掌柜会往祛湿茶里加几片;旧时戏曲班子后台,角儿们润喉用的"神仙水"里也少不了它。

现代人的养生新宠

现在年轻人流行喝"熬夜水",其实真正的中医养生茶里,金果榄才是低调的实力派,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每天用两三片泡水喝,既能清肺火又能缓解颈椎疲劳,抽烟多的朋友含一片,比薄荷糖更能缓解咽喉灼痛感,最妙的是它不寒凉,体虚的人也能偶尔用,不像胖大海那样喝了肚子发凉。

厨房里的百搭药食

别看它长得丑,入膳却是好手,广东人煲老火汤时丢几颗进去,能中和肉汤的燥热;云南老乡煮米酒会放些,说是这样发酵出来的酒不上火,我最爱吃法是蜜渍金果榄,把晒干的果子用蜂蜜腌半个月,早上夹馒头吃,苦中带甜特别醒神。

使用讲究多

不过行家提醒,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方法,新鲜金果榄有毒不能直接吃,必须切片晒干才安全,孕妇要忌口,体质虚寒的人别空腹喝,最保险的法子还是咨询中医师,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就像我们办公室那位把金果榄当零食吃的大姐,虽然三年没请过病假,但也落下了胃寒的毛病。

上个月陪老妈去采药,她在山沟里找到棵野生的金果榄,教我认那心形叶子和缠绕的藤蔓,看着阳光下泛着油光的墨绿色果实,突然觉得这味传承百年的中药,就像山里的老邻居,关键时刻总能给人惊喜,下次喉咙痒痒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草木馈赠的"金果子",说不定会比润喉糖更懂你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