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遛弯,发现墙角冒出一丛毛茸茸的绿色小草,仔细一看正是飞扬草,这种在南方乡间随处可见的野草,到了中医手里却成了治病良药,老辈人常说"宁要草药一把,不要补药一筐",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个藏在杂草堆里的中药宝藏。
菜市场旁的中草药铺子
在南方菜市场拐角处常能看见晾晒的飞扬草,这些带着褐色籽囊的干草看着毫不起眼,却是治疗湿疹的"明星药材",记得去年邻居家小孩满身红疹,老太太抓了把干飞扬草煮水擦洗,三天就见效,这种草在广东凉茶铺里也是常客,和白茅根、金银花搭档,专门对付春季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
新鲜飞扬草折断会流出乳白色汁液,这可是天然的抗菌素,村里老人被毒蛇咬伤,总会立即嚼几株飞扬草敷在伤口上,不过现在医疗条件好了,这种土方法倒是很少用了,但足见它在民间急救中的地位。
从田间地头到中药典籍
《生草药性备要》记载飞扬草"味辛性寒,散瘀消肿",这性格暴躁的小家伙专治热毒疮疡,小时候见阿嬷采收时总挑开花前的嫩株,她说这时候药性最烈,端午前后是采集旺季,洗净后阴干保存,第二年春天还能用来煎蛋汤治感冒。
别看它长得普通,化学成分可复杂着呢,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槲皮素、没食子酸等活性成分,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医院皮肤科开的复方洗剂里,常常能看到飞扬草提取物的身影。
厨房里的养生智慧
岭南地区有种独特吃法——飞扬草煲鲫鱼汤,清明时节挖来的鲜草洗净焯水,和煎好的鱼一起炖煮,汤汁如翡翠般碧绿,这道药膳既能清热解毒,又不会像凉茶那样苦寒伤胃,特别适合春夏交替时饮用,不过孕妇要忌口,活血化淤的本事容易动了胎气。
遇上咽喉肿痛,老中医会教个简便方:鲜飞扬草捣汁含漱,那股淡淡的青草香混着微涩,比含片管用多了,但千万别过量,有次贪多喝了浓汁,半夜跑了好几趟厕所,才知道它利尿作用这么猛。
都市人的野草养生术
现在城市绿化带里也能见到飞扬草,不过要小心区分,真正入药的是大戟科那个品种,叶子对着生,茎秆发红,要是误采了十字黄花的近似种,反而可能中毒,建议去正规药店购买炮制过的饮片,自己采摘最好请教老药农。
办公室久坐族可以试试飞扬草坐浴方,抓50克干品煮沸后熏洗,对痔疮肿痛特别有效,有次加班熬夜屁股长包,同事推荐的这个方法真救急,不过坐浴盆要选搪瓷的,塑料盆遇热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
这株卑微的小草印证着中医"以偏纠偏"的智慧,它就像穿背心短裤的赤脚医生,不起眼却能解决大问题,下次在路边遇到,可别再当杂草拔掉了,不过自行使用时要控制剂量,毕竟是药三分毒,特别是体质虚寒的人更要谨慎,那些流传千年的民间验方,既是祖辈的智慧结晶,也需要科学对待才能惠及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