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种植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白菊花的种植,别看它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种起来可是有门道的!我走访过安徽亳州、浙江桐乡多个药材基地,发现真正种得好的农户都有一套"土法子",下面我把多年总结的经验掰开揉碎讲清楚,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
选地块就像选对象,讲究"门当户对"
老药农常说:"白菊花是娇气姑娘,得找个好人家。"这话真不假,种白菊花的地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得向阳,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光;第二排水要好,积水三天准烂根;第三最好是砂质壤土,用手抓一把能成团又不板结。
去年我帮邻居王叔改造他家的菜园子种菊花,原来种过番茄的地块酸化严重,我们往土里掺了半车煤渣,又撒了200斤草木灰中和酸性,现在他家的菊花长得比旁边田块高出一截,开花时像撑着小伞的白衣仙子。
土壤调配有诀窍,像给娃娃做棉被
白菊花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PH值保持在6-7.5最合适,我试过各种配土方案,效果最好的还是腐叶土+园土+河沙=4:4:2的比例,春天整地时,每平方米拌上5斤腐熟饼肥,这相当于给土地"打底妆"。
特别提醒:连作容易染病,最好每年换茬,实在没新地,至少要在休耕期铺30厘米厚的新土,就像人不能总穿同一双鞋,地也得喘口气。
育苗繁殖两手抓,条条大路通罗马
白菊花繁殖主要靠分株和扦插,分株最适合新手,清明前后挖取三年生母株,把带3-5个芽的根茎掰开,就像拆大蒜瓣似的,注意伤口要蘸草木灰消毒,种下后浇透水,半个月就能返青。
老种植户张大姐教了我一招:用当年生的嫩枝扦插,剪10厘米长的枝条,下端泡在生根粉溶液里半小时,插在湿润的珍珠岩里,她家大棚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两周就生根,成活率能到90%以上。
水肥管理要精细,像养小孩般操心
白菊花是"水做的骨肉",春秋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夏天早晚各浇一次,避开正午高温,特别注意花期控水,水分太多花朵容易炸裂。
施肥要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3月萌芽时施稀薄人粪尿,6-8月生长旺季每10天追一次磷酸二氢钾,浓度控制在0.2%,就像小孩发育期要加餐,这时候营养跟不上,花朵就瘦小。
修枝整形有门道,塑造"亭亭玉立"身姿
当苗长到10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打顶,掐掉主茎尖端,促进侧枝发育,之后每隔半个月摘心一次,总共进行3-4次,有经验的老周师傅说:"菊花就像小姑娘,多掐尖才能发更多鬓角。"
现蕾期要及时抹除腋芽,每个枝条留3-5个花苞,还要设立支架,用竹竿绑成"井"字形,防止花枝倒伏,去年刮台风时,有支架的田块损失减少了三分之二。
病虫害防治要未雨绸缪,打好提前量
白菊花最怕三大灾:锈病、蚜虫、根腐病,预防锈病要在抽梢期喷波尔多液,叶片背面也要喷到,对付蚜虫有个土方子:辣椒水+肥皂水+大蒜汁,按1:1:1比例混合,喷两次就见效。
特别要注意雨季防涝,田间要开深沟,做到"三沟配套",去年刘大哥家的田因为排水不畅,三天就烂了半亩地的根,损失惨重。
采收加工藏玄机,时机火候要拿捏准
11月中下旬,花瓣平展、花心散开时就要采收,最好选晴天上午,用竹篓装运,老辈人传下的规矩:露水未干不采,雨天不采,午后不采。
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阴干,摊在竹匾里放在通风处;另一种是硫熏,但要注意用量,超标会影响药效,我丈量过,20㎡的晾晒面积一天能处理50公斤鲜花,烘干温度千万不能超过60℃。
经济效益账要算明白,种出"金花"不是梦
管理得当的话,亩产干花能达到150-200公斤,按当前市价,优质品相的白菊花能卖到80-120元/公斤,扣除种苗、肥料、人工等成本,亩利润能有1.2-1.8万元,但要注意,药用菊和茶用菊价格差三倍,一定要找准销售渠道。
注意事项心里装,细节决定成败
① 种子要选经过低温春化的,否则容易只长叶不开花 ② 重茬种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可以用石灰氮或太阳能闷棚 ③ 现蕾后停止使用氮肥,否则花朵松散卖不上价 ④ 储存时要密封防潮,陈货价格只有新货的三分之一
看着田野里一片片雪白的花海,闻着淡淡的药香,你会发现种菊花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创作,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藏着祖辈的智慧,现在正是栽种的好时节,不妨在自家院子里试种几畦,说不定明年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金银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