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私信,都说喝了中药后总觉得"上头",胃里翻江倒海,有的甚至闻到药味就犯恶心,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调理过程中挺常见的,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到底是咋回事,该咋办。
为啥喝中药会难受?这些原因得搞懂 咱们街坊常说"良药苦口",但真到自己喝的时候才发现,这苦味儿后面还跟着头晕恶心,其实啊,这跟三方面有关:
-
体质不对盘就像有人吃西瓜拉肚子,有人吃榴莲上火,中医开方讲究辨证施治,要是药不对证,好比给寒底子的人开了凉药,那肚子能不闹腾吗?上个月我邻居王婶就是,本来看失眠开的方子,结果她脾胃虚寒,里面几味凉性的药材就让她整天反酸水。
-
药材自带"小脾气"有些中药本身就带刺激性,像何首乌、附子这些生猛药材,炮制不到位特别容易刺激肠胃,我表弟当年喝治痘痘的中药,里面加了蟾皮,那股腥味让他三天都没正经吃过饭。
-
煎药也有大学问前阵子有个姑娘跟我说,她把阿胶直接扔锅里煮,结果喝下去黏得嗓子疼,其实很多药材需要特殊处理,比如矿石类要先煎,薄荷这类挥发性药材得后下,煎糊了的药不仅难喝还伤身。
5个妙招让你喝药不遭罪 我采访了几位老中医,整理出这份"喝药生存指南",照着做能舒服不少:
-
黄金饮用法划重点!药汤要温热喝,千万别凉着喝,建议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一小时服用,这两个时段胃酸分泌少,能降低不适感,有个快递小哥总趁午休喝药,结果总吐酸水,改到早上喝就没事了。
-
巧手改良口感实在喝不下苦药的,可以试试含服龙角丸再喝药,或者用药汁冲蜂蜜(糖尿病患者除外),我奶奶当年喝调经药,总要加勺老家的桂花蜜,说是"苦中作乐"。
-
姜片拯救计划切两片鲜姜含在舌根下,能压制恶心感,特别是含有贝母、瓜蒌这类药材的方子,搭配姜片效果特别好,记得用普通生姜,别用硫磺熏过的"毒"姜哦。
-
按时辰揉穴位感觉要吐的时候,用力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指处),或者用热水袋温敷中脘穴(肚脐上四指),我试过好几次,揉着揉着恶心感就下去了。
-
饮食禁忌清单喝药期间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特别是含人参的方子,千万别碰萝卜;吃祛湿药时,冰西瓜、凉奶茶都得戒掉,上周有个小伙子喝着祛火中药偷吃烧烤,结果口腔溃疡更严重了。
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 虽然喝药不舒服很常见,但出现这些情况千万要停药:
- 连续三天呕吐腹泻不止
- 全身起红疹瘙痒难耐
- 心慌气短冒冷汗
- 小便变红或剧烈头痛 去年有个大学生喝祛痘中药,结果全身发黄,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药物性肝损伤,所以大家切记:不适能忍,危险信号不能拖!
预防胜于治疗的老经验 找口碑好的大夫特别重要!我建议大家:
- 初次就诊带齐既往病历
- 主动告知药物过敏史
- 拿到药方拍照片留底
- 试喝第一顿要少量
- 煎药前咨询药房注意事项
写在最后: 喝中药就像升级打怪,可能会经历"中毒"反应,但熬过去就是新天地,我同事坚持喝了两个月的调理药,现在终于告别了暖宝宝,大家如果实在喝不下,可以跟医生商量改成膏方或者药丸,千万别自己偷偷减量或停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