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除燥李,秋日润燥必备良方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总听街坊说"秋老虎"发威,嗓子干得像吞了火炭,我这老中医的门槛都快被踩平了,大家开口就是"有啥好方子能润燥?"要说这秋燥啊,咱们老祖宗早有对策,今天非得好好说道说道中药里的"除燥李"。

说起这"除燥李",可不是药房里现成的中成药,咱们浙江一带管野李子叫"苦李",《本草纲目》里记着"李子汁多味甘,能'去痼热、调中'",您可别小看这满山遍野的野李子,对付秋燥真有两把刷子,前些天隔壁王婶嗓子哑了半个月,我让她清晨摘带露水的青李子,用盐搓出汁含服,三天就见效。

不过要论正经润燥,还得数经过炮制的李子制品,我那当家传的秘制李子膏,用的是七成熟的黄李子,佐以乌梅、麦冬、罗汉果,文火慢熬到拉丝,这黑亮亮的膏方,早晚一勺兑温水,比冰糖雪梨汤管用多了,去年张老师家孙子咳嗽半月,西药吃着不管事,后来每天冲这个膏,咳喘明显见轻。

说到配伍,李子和百合是绝配,上个月诊所来了个年轻姑娘,天天对着电脑,眼睛干、嘴巴苦,我给她开了道"双白润燥饮":鲜李子肉加百合、银耳炖盅,临出锅撒把枸杞,这姑娘连喝五天,特意回来说嘴里那股烧灼感全没了,其实道理简单,李子生津,百合润肺,银耳养胃,三味凑一起就是给五脏六腑做SPA。

老主顾们都知道我有个习惯,入秋必晒李子干,选八成熟的青李子,用甘草、陈皮、丁香煎的水浸泡,再阴干储存,哪天觉得喉咙发紧,抓两粒泡水,那酸甜劲儿带着淡淡药香,比含片强百倍,上周快递给外地上学的侄女,她视频里说宿舍干燥得流鼻血,喝了这个第二天就好多了。

除了直接食用,李子叶也是宝贝,清明前后采的嫩叶,晒干揉碎装香囊,随身带着闻香气,这法子特别适合教师、主播这些用嗓过度的职业,我们村小学刘老师,以前上课总备着润喉糖,现在改挂李子香囊,她说讲课时喉咙清爽不少。

要提醒的是,李子虽好不可贪嘴,古语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话虽然夸张,但李子性寒,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我通常建议做成蜜饯:李子切块滚盐水,晒半干后拌蜂蜜密封,这样既存着药性,又免得寒凉伤胃,上次给社区养老院送的蜜渍李子,老人们当零嘴吃,整个秋天都没听说谁便秘上火。

最近发现个新搭配——李子酒,取熟透的紫李子,加冰糖、当归、熟地泡高粱酒,泡出来的酒红亮诱人,每晚小酌半盏,特别适合更年期潮热的大姐们,对面陈姐喝了两个月,原本动不动就脸红出汗的毛病好了许多,还拉着姐妹们来讨方子。

说到底,这"除燥李"不是单指某味药,而是咱们祖辈总结的秋季养生智慧,从树上鲜果到杯中茶饮,从厨房膏方到随身香囊,李子用不同形态守护着人们的津液,下次看到街边李树,可别只当景观,摘几个带露水的果子,说不定就解了您的秋燥之苦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