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这脖子后面又抓出血了?"邻居王姐端着饭碗站在楼道里惊呼,我摸着发烫的后颈,尴尬地笑笑:"老毛病了,医院开的药膏越涂越厚,就是断不了根。"这样的对话在我38岁这年已经重复了整整十年,直到去年偶然遇到省中医院的李教授,才彻底扭转了战局。
从激素药膏到中药汤包:我的抗癣十年路 2013年刚发病时,我只是后颈偶尔起些小红疹,痒得厉害就抹点皮炎平,谁料这玩意就像毒品,一停就复发,涂着倒是不痒,皮肤却越来越薄,到后来发展成硬币大的苔藓样斑块,夜里痒得拿指甲掐出血才解恨,协和的专家说这是神经性皮炎,开了艾洛松、他克莫司,确实三天止痒,可停药半个月准卷土重来。
转机出现在2022年冬天,李教授把脉时皱着眉头:"肝郁化火,血虚风燥,这病根在五脏不在皮肤。"他开的药方让我瞠目结舌:防风15g、蝉蜕6g、生地黄20g......整整12味草药,每天在办公室偷偷煎药,没想到两周后奇迹发生了——那些硬邦邦的斑块开始变软,瘙痒间隔从半小时延长到两三小时。
揭开中药治癣的神秘面纱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信中药,觉得慢,但我想说,当你试过西药无效的绝望,就会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有多珍贵,李教授教我看懂自己的体质:长期熬夜加班、应酬喝酒导致肝火旺,加上女性特有的血虚,这才招来"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的俗称)。
他开的第一个方子叫"消风散加减",专门对付急性发作期,防风祛风解表,蝉蜕清热止痒,当归补血润燥,最绝的是加了10g夜交藤,说我失眠多梦也是病根之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喝药一周后不仅皮疹好转,连多年便秘和经期腹痛都改善了。
祖传秘方不如对症调理 网上流传着各种治皮炎的偏方,有人用醋泡大蒜,有人敷土豆片,我不是没试过,但效果参差不齐,李教授强调:"神经性皮炎看似外在症状,实则是体内阴阳失衡的警报灯。"他给我看过两个典型病例:
- 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常年熬夜开夜班,舌苔黄腻,用龙胆泻肝汤清肝胆湿热,配合苦参汤外洗,三个月斑块消退
- 退休教师周阿姨:更年期后发病,伴有潮热盗汗,改用当归饮子滋阴养血,配合麦冬石斛茶调养,半年未复发
中药防治的三大绝招 经过系统治疗,我总结出中药防治神经性皮炎的三个关键:
-
内服方剂要"量身定制" 同是神经性皮炎,急躁易怒的人要用丹栀逍遥散,畏寒怕冷的适合桂枝汤加味,我目前巩固阶段服用的乌蛇荣皮汤,每周喝3天,既控制复发又调理气血。
-
外洗药浴有讲究 急性期渗出多时,用马齿苋30g、黄柏15g煎水冷湿敷;慢性期皮肤粗糙时,改用艾叶、侧柏叶各20g温泡,注意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每次不超过15分钟。
-
食补胜似吃药 戒掉海鲜辣椒只是基本操作,更要懂得食疗,我现在每天早餐吃山药薏米粥,下午用菊花枸杞泡茶,周末炖次黄芪老鸽汤,这些平平无奇的食物,坚持三个月能让皮肤抵抗力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那些年踩过的坑和悟出的道理 走过弯路才知道:
- 激素药膏连续使用别超2周,否则会形成依赖
- 紫外线理疗对某些人管用,但晒完要注意保湿
- 情绪管理比吃药更重要,我下载了冥想APP每天练习
- 贴身衣物必须纯棉,床单每周开水烫洗
最近半年,我脖子上的皮肤已经恢复正常纹理,偶尔吃辣冒出小红点,涂点紫草油两天就消,更意外的是,伴随多年的偏头痛和月经不调竟然也改善了,这才真正明白中医说的"整体调理"是什么意思。
【特别提醒】 神经性皮炎虽是慢性病,但出现这三种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 皮损面积超过手掌大小
- 出现脓疱、渗液等感染迹象
- 常规治疗2个月仍无改善
现在我的办公桌抽屉里还备着李教授开的中药香囊,时不时拿出来闻闻,看着镜子里光滑的后颈,终于不用再穿高领衫遮遮掩掩,这篇经历分享给正在受煎熬的兄弟姐妹,希望你们少走弯路,相信传统医学的智慧,但一定要去正规中医院辨证施治,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