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的广阔领域中,天竺黄是一味颇具特色的中药材,许多人对它或许并不熟悉,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天竺黄是什么中药。
天竺黄的来源与基本信息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其常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显粉性,气微,味淡。
主要产地
主要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这些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为天竺黄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环境。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砍取竹杆,剖取竹黄,晒干,或取火烧后的竹杆内壁上的干燥粉末。
天竺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等病症。
天竺黄在方剂中的应用
小儿回春丸
成分包含天竺黄、全蝎、川贝母等,功能为熄风镇惊,化痰开窍,用于小儿急惊,痰热蒙蔽,发热烦躁,神昏惊厥等症。
清热镇惊散
由天竺黄、胆南星、钩藤等组成,可清热镇惊,适用于小儿高热惊风等。
天竺黄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 - 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 寒痰、湿痰者忌服,因其性寒,对于体内寒痰、湿痰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寒湿之邪,导致病情加重。
- 孕妇慎用,虽然目前对于天竺黄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研究尚不十分明确,但因其性寒,孕妇体质特殊,为避免可能的风险,应谨慎使用。
天竺黄的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观察其外观形状、颜色、质地等,真品天竺黄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表面颜色多样,质地轻、松脆等,前文已有详细描述。
理化鉴别
取天竺黄粉末少量,加水振摇,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通过这种简单的理化方法可以初步鉴别其真伪。
天竺黄是什么中药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题1:天竺黄和竹沥是同一种中药吗?
答:不是,虽然二者都来源于竹子,但有明显区别,天竺黄是竹子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而竹沥是新鲜的淡竹等竹杆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液汁,在性味上,天竺黄味甘、性寒,竹沥味甘、性寒滑,功效方面,天竺黄主要是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竹沥清热豁痰力强,还能透络,多用于治疗肺热痰壅、中风痰迷等,二者在应用上也有所不同。
问题2:天竺黄可以直接泡水喝吗?
答:天竺黄可以泡水喝,但一般不建议直接简单泡水饮用,因为天竺黄质地较为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直接溶出,若要泡水,最好将其粉碎成较细的粉末,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由于其用量和使用方法有一定讲究,且单独使用效果可能有限,通常还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问题3:天竺黄对小儿惊风效果如何?
答:天竺黄对小儿痰热惊风有较好的效果,其性寒能清热,味甘可化痰,归心、肝经,能凉心定惊,小儿痰热惊风多因体内痰热之邪扰及心神、引动肝风所致,天竺黄可以清解小儿体内的痰热之邪,平息肝风,从而缓解惊风症状,常与胆南星、钩藤等药物配伍使用,增强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作用。
天竺黄作为一味独特的中药材,在中医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了解其来源、功效、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味中药,使其在医疗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