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怎么动就满头汗,吃饭都能湿透背心,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后台总有人留言说这种苦恼,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尴尬又难受的毛病——异常出汗多,到底该怎么用中药调理。
同样是出汗,差距咋这么大? 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气温下有人微微沁汗,有人却像刚淋过雨?中医看出汗最讲究"适度"二字,正常出汗本是身体排毒的好现象,可要是坐着都冒冷汗,稍微走动就大汗淋漓,那八成是身体在报警了。
我邻居王大姐就是典型例子,去年三伏天看她在小区散步,别人都是薄衫短裤,她却裹着长袖还不停擦汗,后来才知道,她每天早晨睁眼就被枕头上的"人形水印"吓一跳,稍微做点家务就像水洗过一样,跑遍医院查不出毛病,最后在中医院抓了几副中药,现在终于能穿正常衣服出门了。
中医眼里的"汗症三兄弟" 老中医常说:"治汗先辨型",常见的三种出汗多类型,看看你属于哪种?
-
气虚不摄型(白天自汗) 这类人最怕风吹,稍动就大汗,还总觉得累,就像漏水的水龙头,阳气不足固不住汗,黄芪这味药最对症,3克煮水代茶,喝两周就能感觉变化,配上浮小麦、麻黄根,止汗效果加倍。
-
阴虚火旺型(夜间盗汗) 晚上睡着出汗,醒后汗止,像被人泼了冷水,这是阴液不足,虚火烤着汗腺,生地、麦冬各15克煮水,再加山萸肉10克,滋阴降火特别灵,记得睡前别吃辣,空调别开太低。
-
湿热郁蒸型(黏腻出汗) 这种汗最烦人,又黄又粘,擦完还有异味,舌苔厚腻、口苦口臭是标志,推荐茵陈、薏苡仁各20克煮汤,每周喝三次,少吃烧烤火锅,多吃冬瓜苦瓜。
厨房里的止汗良方 别以为中药都得煎药罐,厨房里就有宝贝:
▶ 糯米根煲鸡:老母鸡半只+糯米根50克,炖两小时,特别适合产后多汗的宝妈,既能补气血又能止虚汗。
▶ 五味子茶:西洋参片5克+五味子10克,开水焖泡,适合上班族对着电脑莫名出汗,还能抗疲劳。
▶ 龙骨牡蛎粉:煅龙骨、牡蛎各30克打粉,早晚冲服,专治莫名其妙心慌出汗,小孩缺钙盗汗也管用。
止汗误区千万别踩
-
盲目进补:有人出汗多就狂吃人参鹿茸,结果上火更严重,记住气虚才补,湿热要清。
-
过度收敛:见汗就吃山楂、乌梅,酸涩太过反而闭门留寇,配点陈皮理气最好。
-
忽视情绪:焦虑紧张也会加重出汗,玫瑰花、合欢花泡茶比吃药管用。
生活小妙招锦上添花 • 午睡垫毛巾:后背总是湿一大片?铺条纯棉毛巾吸汗,起床不会着凉。
• 鞋袜选麻质:脚汗多的人试试亚麻拖鞋,透气吸湿比普通拖鞋强百倍。
• 穴位按摩法:没事按按合谷穴、复溜穴,每组36下,调节汗液分泌超有效。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突然大量出汗伴心慌胸闷,或者局部异常出汗持续两周以上,一定要及时就医,中药调理贵在坚持,一般喝药两周见效,巩固治疗需要一个月,别急着停药,等症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