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果,藏在中药里的咽喉救星,这些妙用你知道吗?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心烦意乱,隔壁工位的小王捧着保温杯直叹气:"这嗓子疼得连话都说不利索,消炎药吃了三天都没见效。"我顺手从抽屉摸出几颗黑褐色的果子:"试试这个,老中医开的方子,专治各种不服的嗓子。"

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就是西青果,中药房里的常客,别看它长得像缩小版橄榄,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中国药典》里有名有姓的记载着呢,不过要说清楚它的来历,还得从两千公里外的西藏说起。

从雪域高原到中药柜台 西青果的本名其实叫"藏青果",主产于西藏、云南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秋冬季节,藏族同胞会赶在霜降前采摘青涩的橄榄果实,经过沸水烫漂、晒干等工序,原本翠绿的果子渐渐变成乌黑发亮的模样,这种独特的加工方式既保留了药效,又让药材更耐储存,难怪能在中药铺里常年"站岗"。

老中医不外传的使用秘籍 在中医院工作多年的张大夫曾悄悄告诉我,西青果可是治疗咽喉疾病的"全能选手",它性味甘涩微寒,归肺经和大肠经,对付下面这些症状特别在行:

  1. 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每天用3-5颗切片泡茶,加少量蜂蜜,连续喝一周就能明显感觉喉咙清爽
  2. 教师、主播职业病:搭配麦冬、玄参各10克煮水,相当于给嗓子做"SPA"
  3. 熬夜上火引起的失声:捣碎后含服,那股清凉劲儿能直达病灶

现代人的创新用法 现在年轻人也玩出了新花样,90后设计师小美就发明了"西青果特饮":把药材敲碎后用黄酒浸泡三天,加入冰糖熬成膏状,每天早晚取一勺冲水,她说这不仅治好了多年的慢性喉炎,连皮肤都变得透亮了——倒是意外收获,毕竟西青果富含的鞣质和挥发油确实有抗氧化作用。

药店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买西青果时要注意辨别:优质品表面乌黑发亮,断面呈棕红色,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那些发灰或有霉斑的千万别买,药效早打折了,保存时最好装在玻璃罐里,放几粒花椒防潮,记住要放在阴凉处,这娇贵的家伙怕高温。

这些情况要慎用 虽说西青果性情温和,但也不是万能灵药,张大夫特别提醒: • 脾胃虚寒的人(经常手脚冰凉、大便稀溏)要少吃 • 孕妇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 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 去年邻居王叔不信邪,咳嗽半个月硬扛着不吃药,结果拖成肺炎,所以说该看医生还是得去,西青果顶多算个"助攻队员"。

还能这样搭配使用 最近中医药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西青果与这些药材组CP效果翻倍: √ 配金银花:清热解毒效率提升40% √ 搭胖大海:缓解声音嘶哑效果显著 √ 佐甘草:止咳化痰还能调和药性 我自己试过几次,感觉就像给喉咙做了层"防护铠甲",特别是雾霾天出门前喝些,确实能减少呼吸道刺激。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小时候咳嗽,奶奶总会从搪瓷罐里摸出几颗黑果子煮水,那时不懂珍惜,只觉得苦兮兮的,如今看着办公桌上同事们争相讨要的西青果茶,才恍然明白: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早就把护嗓秘诀藏在这小小的青果里了,下次嗓子不舒服时,不妨试试这个传承千年的中药良方,说不定会有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