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别慌!老中医祖传接骨秘方大公开,消肿止痛快人一步

一归堂 2025-04-2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隔壁王大爷遛弯时不小心摔骨折了,去医院打了石膏后,他儿子特意来问我:"听说你们家以前给跌打损伤的病人开过中药方子?能不能教教咋护理?"这让我想起爷爷当年在伤科诊所坐诊时,那些带着X光片来找中医调理的病例,其实老辈传下来的接骨方子,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些流传百年的中药奥秘。

要说接骨药方的核心思路,就像修房子既要加固梁柱(续筋接骨),又要清理现场(活血化瘀),我家里那本翻烂的《医宗金鉴》里记载,明代骨科大家薛立斋就主张"瘀去新生",这道理放到现在依然管用,比如常见的骨碎补配伍土鳖虫,前者能补肾强骨,后者擅长破血逐瘀,俩药搭着用就像施工队配监理,把坏死组织清走的同时加速新骨生长。

去年表弟打篮球崴脚造成胫骨裂纹,西医建议静养三个月,我们给他用了祖传的三黄散外敷方:大黄30克、黄柏20克、黄芩15克磨粉调醋,每天换药前用艾叶煮水熏洗,结果两周就能拄拐走路,复查时主治医师都惊讶愈合速度,不过这里必须划重点——所有外用内服方剂都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

说到内服接骨方,不得不提经典的"自然铜散",这方子用自然铜(煅)5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血竭20克,碾成细末后用黄酒送服,自然铜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帮助骨痂形成;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血竭堪称"疮家圣药",记得小时候见爷爷给货车司机张师傅开这方子,他肋骨裂了三根,配合夹板固定,一个月就重回岗位跑运输。

现在年轻人骨折常问能不能喝骨头汤补钙?其实中医更讲究"肝主筋肾主骨",我们会在接骨方里加续断、杜仲这些补肝肾的药材,再配上黄芪补气托毒,有个建筑工人从脚手架摔下来桡骨骨折,用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尾15克煎汤配合手法复位,三周拆石膏时X光显示骨痂生长致密,比同期病友恢复得都快。

外敷药膏方面,七厘散改良版特别实用,原来的配方是血竭30克、麝香4克、冰片3克,考虑到现在麝香难寻,我们改用白芷15克替代,效果不打折扣,去年装修队小刘被电锯伤到手指,清创后用蜂蜜调和这个药粉外敷,既防感染又促进伤口愈合,连换药时纱布都不粘伤口。

现在很多中医院都在用离子导入机把中药成分透入深层,比如将川芎嗪注射液通过电疗导入骨折部位,但家常护理的话,最简单的就是用白酒浸泡药粉做成药酒,我常用的方子是三七60克、莪术40克、三棱30克,泡两斤52度白酒密封两周,每天擦骨周围穴位,注意避开伤口。

最后要提醒大家,中药接骨不是万能灵药,开放性骨折必须第一时间清创缝合,严重移位的需要手术内固定,像邻居家赵姐股骨颈骨折,我们只敢给她开些补气血的药膳方,绝对不敢乱动接骨套路,所以说该戴钢板还得戴,该打钢钉就得打,但配合中药调理确实能让康复事半功倍。

这些年见过太多病人,有的迷信偏方耽误治疗,有的过度依赖西药忽视调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中西医结合——急性期用甘露醇消肿,恢复期喝接骨汤药,功能锻炼配合艾灸理疗,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再砌墙,中医调理就是给身体创造最适合自愈的环境,下次遇到身边人骨折,不妨把这些老祖宗的智慧分享给他们,但千万记住:用药需遵医嘱,康复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