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点不一样的——那些藏在糕点里的中药秘密!你以为中药只能炖汤?那就小看老祖宗的智慧了!从宫廷御膳到街头老字号,中药入糕可是流传千年的养生绝招,最近我挖到几样超好吃的中药糕点,边吃边补气血,简直打开了养生新世界!(眨眼)
古人早就在"吃补"了!
你们知道吗?唐朝贵妃们的美容秘方不是燕窝阿胶,而是松花糕配玫瑰花露,这松花糕里就藏着茯苓、莲子两味中药,专治湿气重导致的浮肿,故宫档案里还记着慈禧最爱的八珍糕,用茯苓、山药、薏米、芡实、山楂、麦芽、莲子、糯米八样食材,说是"吃了不找郎中"。
现在去北京稻香村,还能买到改良版的茯苓夹沙糕,老师傅跟我说,他们用的云茯苓要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和红豆沙层层交叠,蒸出来带着淡淡的药香,配杯茉莉花茶,比下午茶那些甜腻蛋糕顺口多了。
这些网红糕点竟是"中药刺客"!
别以为中药糕点都是黑乎乎的药丸子,现在有些新派糕点玩得贼6!
-
桂花梨膏糖
看着像普通硬糖?错!里面掺着雪梨汁、川贝粉和罗汉果,咳嗽痰多时含一块,比喝止咳糖浆舒服多了,上海城隍庙那家老字号,锅子里熬的梨膏拉丝能扯半米长。 -
陈皮红豆糕
广式茶楼里的常青树,新会老陈皮切碎拌进红豆沙,祛湿效果翻倍,我试过自己在家做,蒸的时候满屋子飘着果香,晾凉后冰镇着吃,比冰淇淋还清爽。 -
黄精核桃酥
皖南山区的特色,用九蒸九晒的制黄精和野核桃,第一次吃差点被齁到——表面糖霜下藏着咸鲜的枣泥馅,配着黄精特有的焦糖香,吃完手指都要舔干净。
厨房小白也能搞定的养生糕点
别急着买!这些家常方子保证你一看就会:
红枣枸杞发糕
材料:面粉300g、红枣8颗、枸杞1把、酵母3g、牛奶180ml
做法:红枣去核剪碎,和枸杞一起泡软,所有材料搅成面糊,放温暖处发酵到两倍大,上锅蒸30分钟,出炉时蓬松得像云朵,带着天然的香甜。
四神豆浆糕
茯苓+芡实+莲子+山药打成粉,混在豆浆里小火慢煮,我奶奶加了几勺桂花蜜,冷藏后切块,早上配一碗热粥,整个人暖洋洋的。
秘方:玫瑰阿胶糕
东阿阿胶块敲碎,和核桃仁、黑芝麻、冰糖一起隔水融化,关键要撒干玫瑰花进去,不仅遮腥还调气血,放冰箱定型后切块,每天吃两块,脸色红润到同事问是不是打了水光针。
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
别当饭吃!
中药糕点再温和也是药,天天吃山药糕可能会便秘,茯苓饼吃多了口干,建议每周吃2-3次,每次不超过2块。 -
体质要对号
湿热体质少吃芝麻核桃类糕点,寒性体质避开绿豆百合糕,不确定的话,先吃一小块试反应。 -
警惕科技与狠活
某宝上9.9包邮的"中药糕点",很多是用香精调味,认准配料表前三位是食材的,添加剂超过5种的基本可以pass。
隐藏吃法大公开!
• 山楂糕+冰镇薄荷水=解腻神器
• 陈皮糕配普洱陈皮茶,刮油效果翻倍
• 熬夜后吃龟苓膏,加勺蜂蜜和牛奶,比功能饮料管用
我最近迷上把八珍糕掰碎泡酸奶,谷物脆底+稠密酸奶+微微药香,办公室下午茶再也不怕胖,不过要提醒一句,孕妇和哺乳期姐妹要慎吃含活血化瘀药材的糕点,比如益母草饼这类。
老字号安利时间
- 北京鹤年堂:明代就开的中药铺子,罗汉果糕止咳一流
- 杭州胡庆余堂:玉竹桂花条糕,糖尿病人也能解馋
- 广州潘高寿:蛇胆川贝杏仁饼,雾霾天必备
最后说个冷知识:中药糕点最早其实是药商发明的!古代药材店把边角料做成点心,既减少浪费又能让顾客试吃,现在有些老店还保留着"买药送糕"的传统,去旅游记得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