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菜市场总能闻到一股特别的香气,凑近一看,原来是干货摊位上的春砂仁,这个长得像小眼球的中药材,可是咱们岭南人家厨房里的秘密武器,老辈人常说"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个既能入药又能调味的宝贝疙瘩的神秘面纱。
千年传承的"南国人参"
春砂仁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在广东阳春地区已经有800多年种植历史,当地人管它叫"缩砂",别看个头小,却是实打实的"药食同源"典范,古代文人墨客都爱用它来醒酒,苏东坡就曾写诗赞叹:"香辛归脾经,温中益气强",现在去广东人家做客,总能在炖汤的砂锅里发现几颗黑褐色的小果子,这就是春砂仁了。
厨房里的养生魔法师
别看春砂仁外表普通,却是煲汤界的百搭选手,上次去邻居阿婆家喝她炖的陈皮砂仁老鸭汤,那股子清香直往鼻子里钻,阿婆教我诀窍:"砂仁要拍碎再放,香气才能钻进肉里",除了炖汤,蒸鱼、卤肉时加几粒,不仅能去腥增香,还能健脾胃,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妈就在红烧肉里加了一把,说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藏在药柜里的急救包
老中医都说春砂仁是"脾胃的救星",上个月闺蜜孕吐厉害,老中医开了方子,里面就有春砂仁,这小东西能理气安胎,配上鲫鱼炖汤,酸甜味里带着淡淡草香,比吃药片强多了,要是吃撑了腹胀,抓一把炒热的春砂仁敷肚子,那温热的香气顺着毛孔钻进去,不出半小时就能听到肠胃咕噜咕噜"开工"的声音。
火眼金睛辨真假
市面上打着"春砂仁"旗号的不少,但真正阳春产的可不多,老行家教我几个绝招:正宗春砂仁表皮有密密的短刺,搓开后香气持久不散,尝起来先甜后辣,要是买到表面光滑、香味刺鼻的,准是外地砂仁冒充的,记得去年在景区买的"特级砂仁",回家泡水喝寡淡得很,后来才知道是云南产的"壳砂"。
阳台也能种出的传家宝
前年在药材市场淘到几株春砂仁苗,没想到真在花盆里养活了,这植物可娇贵,每天早晚都要喷水,还得用竹架子给它攀,开花时满屋子都是蜂蜜般的甜香,结的果子却要等三年才能采收,现在我家窗台上摆着一排陶罐,里面存着亲手种的春砂仁,泡酒、炖汤随取随用,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成就感。
下次去中药店,别再只盯着人参灵芝了,几块钱一克的春砂仁,既是厨房里的调味师,又是药箱里的多面手,不过要记住,孕妇用之前最好问问大夫,毕竟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地方,现在正是春砂仁成熟的季节,路过广东的朋友记得带点回去,让厨房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