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有点烦,脚底总爱脱皮发痒,指缝里还长着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去医院开了药膏抹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消停两天又卷土重来,直到邻居王婶给了他个偏方:"试试我奶奶传下来的中药泡脚方子,当年连修鞋老李头的香港脚都泡好了!"
其实古人对付脚气早有妙招,《黄帝内经》里就提到"湿热下注"引发脚气,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材搭配,可比市面上那些激素药膏温和多了,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几味专治脚气的"泡脚搭档",都是菜市场中药铺能买到的实在货。
【苦参】这味褐色的根片堪称脚气克星,它含有的苦参碱能像小扫帚一样把真菌扫出门,记得要选切片均匀的,泡完水会变成好看的琥珀色。
【黄柏】别看它名字普通,对付红肿糜烂型脚气特别在行,这种黄色树皮晒干后会析出黄色结晶,正是消炎杀菌的有效成分。
【蛇床子】灰褐色的椭圆形果实自带特殊香气,中医说它能"祛风燥湿",现代研究发现里面含的挥发油,对付白色念珠菌特别有效。
【白鲜皮】这种辽东特产的根皮可是止痒高手,遇到那种钻心痒的情况,加点它准没错,记得挑表面有细皱纹的,药效更好。
【地肤子】圆圆的果实像小灯笼,专门负责清洁皮肤褶皱里的脏东西,脚缝里的死皮角质遇上它,就像春雪遇见暖阳。
【土槿皮】这可是老药师压箱底的宝贝,不过现在不太好买,它含有的土槿乙酸能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泡完脚盆边上都会结层滑腻腻的膜。
【明矾】虽然不算中药,但少量加进去能让药汤更安全,它能收敛汗液,让脚丫保持干爽,就像给双脚穿了双隐形棉袜。
【冰片】最后撒点这个,清凉感能顺着腿往上窜,它能帮助药性渗透,还能盖住中药的苦涩味,泡完脚整个卫生间都香香的。
配方倒是简单,抓一把苦参(15g)、黄柏10g、蛇床子20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要是能找到土槿皮再加5g,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让药材充分释放精华,然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熬20分钟,等水温降到40度左右,赶紧把脚放进去,最好泡到膝盖以下,每天一次坚持两周。
泡的时候可别傻坐着,拿个毛巾蘸药水擦擦脚后跟、脚趾缝这些藏污纳垢的角落,泡完不用清水冲,直接擦干穿干净袜子,刚开始可能会脱皮,那是老旧角质在脱落,千万别手贱去撕。
平时要注意三件事:一是穿透气网面鞋,别给真菌造温室;二是洗完澡一定擦干脚指缝,霉菌最喜欢潮湿角落;三是每天换袜子,棉袜最好用开水烫过,要是脚气溃烂流脓,或者泡两周还没好转,赶紧去找皮肤科医生,别耽误病情。
上个月隔壁楼刘姐就是用了这个方子,现在天天穿着凉鞋在小区遛弯,她说以前不敢去邻居家串门,现在终于能把鞋子脱门口了,不过她悄悄告诉我个小窍门:泡完的药渣别倒,装布袋里放鞋柜里,整个夏天鞋子都不会有异味。
记住这些药材都不贵,在正规中药店二十几块就能配齐,与其花大价钱买各种进口喷剂,不如试试老祖宗的智慧,毕竟脚气这种毛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坚持下去才能断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