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地到底在哪儿啊?"要说清楚这事可不容易,毕竟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从长白山的野山参到岭南的陈皮,好药材遍地都是,不过要说最出名的五大中药材基地,那可真是各有各的绝活,今儿咱就唠唠这些"中药宝藏地"。
【东北大地:人参鹿茸的老家】 要说中药材基地,东北绝对是重头戏,吉林长白山的野山参那可是传奇,老辈人常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说的就是这儿的人参,不过现在野生的少见了,倒是抚松县的人参种植基地有看头,整片山坡种满人参棚,远看像绿色军营,辽宁西丰的鹿茸基地也有意思,养梅花鹿的老乡会跟你讲:"割茸得掐秒表,早一秒太嫩,晚一秒骨化"。
【中原腹地:四大怀药的故乡】 河南焦作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可是有皇室血统的,传说清朝时候,焦作的山药贡品要裹上黄绸缎防冻,当地老药农教我认山药:"铁棍山药表皮有锈斑,煮汤时筷子一戳就化,这才是正宗",现在温县、武陟一带还有万亩山药种植园,清明时节去,能看到农民们跪着挖山药的奇观。
【川渝山水:川药王国的秘境】 四川人杰地灵,中药材基地藏在云雾里,都江堰的川芎种植基地最震撼,每年立夏,漫山遍野的白色小花像下雪似的,当地人说川芎"夏天怕晒,冬天怕冻",所以都用稻草人插在地里吓唬鸟雀,更绝的是峨眉山脚下的川贝母,药农要在海拔2000米搭帐篷守着,"贝母像害羞的姑娘,天亮开花,太阳一晒就谢"。
【滇南秘境:南药天堂】 云南文山的三七基地简直就是绿色海洋,农历六月去,能看见药农顶着斗笠除草,这儿的三七讲究"春七""冬七",意思是春天种,冬天收,有趣的是当地鉴别三七的方法:把三七摔地上,松软的土质让它弹两下刚好站住,说明长足了年份,西双版纳的石斛基地更神奇,傣族药农在树上种石斛,活像给大树穿草鞋。
【江南水乡:浙八味的摇篮】 浙江磐安的"浙八味"市场最有烟火气,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市,延胡索、白术、白芍这些道地药材,在这儿论斤称就像买菜,老药工教我看白术:"断面要有朱砂点,闻着带甜味才算好",现在嵊州还在稻田里套种浙贝母,夏天收麦子,秋天挖贝母,一亩地赚两份钱。
其实找中药材基地不用刻意寻,跟着节气走准没错,三月去泰州看百合花开,五月到亳州瞧芍药盛景,九月去广东采收砂仁,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地方的药膳文化:东北的人参鸡要炖透,河南的山药丸子得炸两次,四川的川贝炖雪梨要加冰糖,下次去这些地方旅游,记得背个空袋子,遇上新鲜的药材就买点,回家煲汤泡茶都受用。
对了,行家都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中药材采摘可得赶时辰,要是真想找靠谱基地,记住这顺口溜:"东北参茸豫药香,川药云宝浙八味",保准你能买到好药材,哪天有空咱专门聊聊怎么辨别真假中药材,这里头的门道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