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总说胸口像被针扎似的疼,去医院检查说是肋间神经痛,这毛病虽然不致命,但发作起来真让人坐立不安,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调理这种疼痛的好法子,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遇上肋骨神经不舒服该怎么解决。
先搞懂这个"磨人精"是咋回事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过类似经历:侧身睡觉压着疼、深呼吸扯着疼、连穿内衣都像上刑场,西医叫肋间神经痛,中医看来多是"气滞血瘀"在捣鬼,就像家里下水道堵了,水流不畅就会胀得难受,咱们的经络要是被堵住了,气血跑不顺畅,可不就浑身酸疼嘛。
老中医常开的五大"止痛将军"
-
延胡索——止痛界的老资历 这味药在中药铺可是响当当的"止痛专业户",特别是那种抽着疼、窜着疼的情况,记得要磨成细粉装胶囊,不然苦得直皱眉。
-
川芎——活血化淤的急先锋 老话说"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对付胸胁部位的疼痛特别在行,不过孕妇可得绕道走,这药活血力度可不是盖的。
-
白芍——给神经敷层"镇定膜" 抽筋似的抽搐疼痛,白芍就能派上用场,配上甘草就是经典的"芍药甘草汤",喝下去像给紧绷的神经做了个SPA。
-
柴胡——疏通气机的"管道工" 感觉胸闷得像压块石头?柴胡能帮着把憋在胸口的闷气往外散,搭配香附效果更佳,堪称疏肝理气黄金搭档。
-
全蝎——以毒攻毒的狠角色 别看它长得吓人,对付顽固性神经痛确实有两把刷子,不过这属于"猛药",得听大夫的吩咐才能用。
三代人验证的经典配方
-
逍遥散加减版 适合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胁痛的老张们,原方基础上加几片姜黄,煮出来的汤药带着微微的辛辣,喝完打个嗝都觉得舒服。
-
血府逐瘀汤改良方 舌头紫暗、疼痛位置固定的最适合,桃仁、红花这些活血化瘀的药配着山楂煮,酸酸甜甜的反倒比凉茶好入口。
-
身痛逐瘀汤升级版 碰上阴雨天就疼得厉害的,加点秦艽、威灵仙准没错,这些祛风除湿的药就像给身体穿了件防潮衣。
日常调理的小窍门
-
热敷不是瞎糊弄 拿粗盐炒热装布袋里,每天睡前敷半小时,注意温度别烫出水泡,温温热热最舒坦。
-
穴位按摩有讲究 按揉膻中穴、期门穴时,手指要像挖土机一样慢慢深按,每个穴位顺时针转50圈,早晚各一次。
-
饮食忌口要记牢 羊肉火锅、海鲜大餐这些发物暂时忍忍,多吃点莲藕、山药这些白色食物,养阴润燥正合适。
特别注意这些事 • 别自己当大夫乱开方,同样的疼痛可能是不同原因引起的 • 中成药见效慢,至少坚持喝两周才有对比 • 疼得整宿睡不着时,该用止疼药就别硬扛 • 膏药贴得超过8小时容易伤皮肤,要及时换
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王阿姨去年也是这毛病,天天贴着膏药出门,后来老中医给她开了个"柴胡疏肝散"的方子,配合每天敲带脉100下,半个月就有好转,现在她学会用玫瑰花泡茶,说这样胸就不闷了。
划重点 中药调理就像炖老火靓汤,急不得躁不得,前两周可能觉得变化不大,其实是在给你的经络做深度清洁,记住要定期找大夫调方子,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是喝了药反而疼得更勤,赶紧停服找医生复诊,千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