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总有人晒养生汤,砂锅里翻腾的药材看着就让人眼馋,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草本汤方子里,那些黑褐黄棕的干货可都是大有来头的,今天就带大家认认这些藏在汤锅里的"中药材天团"。
【煲汤界的四大金刚】 要说最常露脸的几位选手,当属茯苓、红枣、枸杞、党参这四位,茯苓像块小石头,却是祛湿利水的高手,广东人煲汤总爱放几片,红枣负责甜味担当,还能补气养血,煮完汤肉软糯得像蜜饯,枸杞子红彤彤最打眼,撒在汤面上特有食欲,护眼明目的本事连程序员都该记在小本本上,党参则是温和的补气派,和人参比起来就像暖男,适合日常慢慢补。
【南北汤料大不同】 北方人炖汤偏爱黄芪、当归这对CP,黄芪固表防感冒,当归调经活血,配上羊肉就是冬日经典,江南地区潮气重,汤锅里常飘着陈皮、薏米的味道,前者理气化痰,后者利水渗湿,喝着喝着身体就清爽了,川渝地带的汤锅热闹,花椒、八角这些香料也来凑热闹,再加点沙参、玉竹,麻辣鲜香中透着滋润。
【时令汤方有讲究】 春天万物复苏,汤里该配点疏肝解郁的玫瑰花、菊花,再抓把决明子清肝火,夏天暑气重,麦冬、石斛能生津止渴,搭着冬瓜排骨煮特别应景,秋燥来袭时,雪梨银耳羹里藏点百合、莲子,润肺去燥效果加倍,到了冬天,肉桂、干姜这些温热派登场,炖羊肉汤时加两片,寒气立马消散。
【药材搭配有门道】 老饕们都知道,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是妇科圣方,但平时煲汤用得着这么猛吗?其实家常汤方讲究"君臣佐使",主料药材不过两三味,配角食材倒是可以丰富些,比如淮山配芡实健脾胃,加点猪肚就成了经典的养胃汤;丹参配田七活血化瘀,和鸡爪一起炖连胶原蛋白都补了。
【避坑指南要注意】 别看都是草本,脾气秉性大不同,人参大补但晚上吃易上火,西洋参性凉更适合熬夜族,阿胶滋阴但滋腻,脾胃虚的人要配点砂仁,还有孕妇忌用的何首乌,体热者慎吃的肉苁蓉,这些知识可得记牢了,建议初次尝试的朋友从"三友汤"开始——山药+茯苓+红枣,这三样超市都能买到,煮出来的汤清甜可口不出错。
现在知道为什么家里长辈总说"喝汤不如吃药"了吧?不过咱们现代人讲究的是边吃边养,砂锅里翻滚的不仅是食材,更是千年传承的养生智慧,下次看奶奶往汤锅里加料时,不妨仔细问问,说不定又能解锁几个养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