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散热驱寒必备!这5种中药暖身又养生

一归堂 2025-04-28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气温骤降,不少朋友都喊手脚冰凉睡不着觉,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对付寒气的妙招,厨房里几样常见药材煮一煮,既能驱走寒气又不伤身,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五种"温暖系"中药,让你这个冬天从内暖到外!

厨房里的驱寒大将——生姜 说起散寒第一反应就是姜茶,可别小看这片黄澄澄的根茎,中医认为生姜能发汗解表,就像给身体开了扇"排气窗",让寒气跟着汗液偷偷溜走,最妙的是它还能止呕,那些坐车晕车、孕吐难受的日子,含片糖姜片立马见效。

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每天切三片带皮生姜煮水,加点红糖枸杞,喝得浑身发热,不过要提醒各位,晚上最好别喝太多姜茶,古人说"夜不食姜"不是没道理,免得上火影响睡眠。

月子里的暖身法宝——桂枝 这可不是桂花树的枝条,而是肉桂树的嫩枝,别看它细长貌不惊人,却是中医眼里的"暖气管道",特别适合那种明明穿得很厚,手脚还是像冰块的人,我记得邻居王姐产后怕风,中医就开过桂枝汤,她说喝完像穿了件隐形羽绒服。

平时泡澡时抓一把桂枝煮水,趁着热气腾腾泡脚,寒气顺着涌泉穴就被赶出来了,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慎用,这东西虽好但燥热得像团小火苗。

女人冬日的贴心闺蜜——当归 都说"归头补血,归尾破血,全当归活血",这味伞形科药材简直是女生过冬的标配,特别是经期腹痛时,当归羊肉汤最能派上用场,上次我妈腰疼老毛病犯了,我用当归搭配杜仲炖猪腰,吃了三天就说缓解多了。

现在年轻人流行做的阿胶糕,其实加把当归效果更好,不过要注意,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当归,这时候吃就像往火堆里浇油,越补越糟心。

厨房香料变暖身神器——肉桂 炖肉时加的桂皮其实是肉桂的树皮,这味辛甘大热的药材最适合阳虚体质,记得以前在药材店见过整块的肉桂,像棕色的巧克力板,打成粉冲饮特别方便,有个同事每天拿肉桂粉配豆浆,整个办公室都是暖暖的香气。

但千万记住"过犹不及",这玩意儿每天摄入量别超过5克,不然嘴上起泡、嗓子冒烟可别来找我,最好搭配红枣中和,做成肉桂红枣茶,暖胃又养颜。

被忽视的驱寒高手——紫苏 很多人知道紫苏炒鱼能去腥,却不知道它的解表散寒功力,上个月淋雨后头疼鼻塞,我直接用干紫苏叶煮鸡蛋,趁热吃掉捂汗,第二天就好利索了,特别是着凉后肠胃不适,紫苏水送服藿香正气水,效果比单吃药强三倍。

不过新鲜紫苏不易保存,可以晒干揉碎装罐,需要时抓一把冲泡,那股独特的清香瞬间就能唤醒味蕾,但气虚多汗的人要少用,毕竟发汗太过反而耗气。

【暖心小贴士】

  1. 驱寒药茶最佳饮用时间是上午9-11点,这时候阳气生发最合适
  2. 所有温热药材都可以搭配山楂陈皮,既能增效又能防上火
  3. 泡脚时加艾叶+生姜+花椒,祛寒效果比单独热水好十倍
  4. 服用期间出现口干舌燥,赶紧停用并喝芦根水平衡

这个冬天别再靠抖腿取暖啦!家里常备这几味中药,配上砂锅慢慢炖煮,不仅暖了身子还养了气血,不过要记住,任何药材都要对症使用,不确定自己体质的话,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脉,毕竟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七分靠调理",咱们的目标是暖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