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边公园,谁没注意过那些默默生长的树木?可别小看这些绿植,它们浑身都是宝贝,今天带大家认识几位"披着树皮的中药高手",看完你会发现,原来最接地气的养生秘方就长在自家小区里。
【桑树:从叶到根全是宝】 要说最亲民的中药树,桑树必须排第一,春天摘桑芽炒蛋,夏天收桑葚酿酒,秋天捡桑叶泡茶,冬天挖桑根入药,这棵树把四季都奉献给了养生事业,老辈人常说"人参补气,桑叶清火",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邻居王婶每到流感季就摘鲜桑叶煮水,全家喝着预防感冒,这招比药店卖的抗病毒冲剂管用多了。
桑树的本事还不止于此,桑枝能治风湿骨痛,老一辈都用它熬水泡手脚;桑白皮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中医铺子里五块钱能买一大包;就连被虫蛀过的病态桑树,结出的桑黄都是抗癌中药里的明星,去年我妈肩周炎发作,就是用桑枝+桂枝煎汤熏洗,半个月就好利索了。
【柳树:随风飘送的祛风良药】 清明时节漫天飞絮的柳树,可是中医眼里的"活络丹",记得小时候磕破膝盖,奶奶总会揪几片柳叶嚼碎敷伤口,说是能消炎止痛,现在才知道,柳树全株含有水杨苷,这可是阿司匹林的前身,公园里常有老人晨练后折段柳枝当牙签剔牙,既能清洁口腔又能预防上火。
最妙的是柳树的花絮,谷雨前后收集的柳絮,晒干装枕头能治失眠,我们胡同张大爷的偏头痛老毛病,就是用嫩柳芽泡高度酒擦好的,不过要提醒各位,柳树性寒,体虚的朋友别急着尝试,最好咨询中医师再用药。
【槐树:五月飘雪皆是药】 每年五月槐花香,满城尽戴黄金甲,可别只顾着拍照,这些小白花都是清热凉血的好药材,我闺女上次嗓子发炎,喝了三天槐花蜜水就好了,槐树各个部位都有绝活:槐米(未开花的花蕾)降血压,槐角(果实)治痔疮,槐枝煎水洗湿疹,连槐树根熬水都能治痢疾。
特别要说槐树的"双胞胎兄弟"——国槐和洋槐,虽然都开白花,但药用价值差挺多,国槐花蕊带红斑,药效更温和;洋槐花纯白成簇,更适合做药膳,辨别方法很简单:国槐叶子卵圆形,洋槐叶子手掌状,记住这个特征就不会采错药了。
【松树:常青树里的百宝箱】 别看松树浑身扎手,却是中医最爱的"长寿药",松针泡茶能降血脂,松花粉抗疲劳,松脂膏治冻疮,就连松树皮熬水都能止咳平喘,去年带爸妈去黄山旅游,导游特意介绍山里老人用松针垫枕头防脱发,这法子确实比药物染发健康多了。
最神奇的是松树的"时间密码",三年以下的小松树药用价值最高,五年以上的老松树树脂才够浓度,采松脂要在凌晨日出前,这时树脂流动性最好,我家阳台种的盆栽松树,剪下来的嫩枝够泡半年养生茶,真正的"在家就能采仙草"。
【银杏:穿越千年的养生活化石】 秋天最显眼的要数银杏树,满树金叶不仅美得像幅画,更是活血化瘀的良药,隔壁单元刘教授天天用银杏叶泡茶,说是能预防老年痴呆,其实银杏全身都是宝:绿叶改善血液循环,白果滋阴润肺,连树皮熬水都能治带状疱疹。
不过要特别注意白果的吃法,新鲜白果含有微量毒素,必须用沸水煮透才能吃,我媳妇坐月子时,婆婆每天给她炖白果乌鸡汤,奶水充足还不上火,现在超市有卖处理好的真空白果,直接煲汤很方便,但千万别贪多吃,每天十颗刚刚好。
这些树中药就像邻里街坊,平凡却藏着大智慧,下次遛弯时不妨多看看这些绿色宝藏,认准特征再动手,不过要记着:路边绿化带的树木可能打过农药,采药还是去郊外更安全,毕竟养生虽好,安全第一,咱们要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