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暖身法宝!10种祛风散寒中药,冷天必备的养生指南

一归堂 2025-04-28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天一冷就手脚冰凉?风吹头疼打喷嚏?这可能是风寒邪气在作怪!咱们老祖宗可有对付它们的绝招——中医里的祛风散寒药就像天然"小太阳",能把寒气赶出身体,今天给大家盘点10位"驱寒高手",附赠实用妙方,看完赶紧收藏!

厨房里的驱寒大将——生姜

要说最亲民的祛风散寒药,当属家家灶头都有的生姜,这味"厨房中药"专治受凉引起的胃寒呕吐、风寒感冒,切几片姜煮可乐,趁热喝下,浑身立马暖洋洋,要是淋雨受寒了,煮碗姜糖水,加点葱白,发汗效果堪比感冒药!不过晚上别贪杯,古人说"夜不食姜",免得上火失眠。

关节怕冷离不开它——桂枝

总感觉肩膀膝盖透风?桂枝就是关节的"保暖衣",这味药特别擅长温通经脉,适合吹空调后颈肩僵硬、老寒腿发作,拿10克桂枝配上红枣枸杞,煮水代茶饮,既能驱寒又不燥热,但要注意,本身阴虚火旺、爱出汗的人要少用。

风湿头痛找羌活

上半身受了风寒,脖子僵、偏头痛、后背发紧,这时候该羌活登场了,它像把精准的"除湿伞",专赶关节处的寒湿,经典搭配是用羌活3克+防风5克+生姜3片,煮沸后代茶喝,对付落枕、肩周炎引发的疼痛特别管用。

鼻塞流涕快用白芷

风寒感冒时鼻涕眼泪一把抓?白芷能通鼻窍、散风邪,拿它和瘦肉炖汤,起锅前撒点胡椒粉,连喝两天,鼻塞瞬间通畅,爱美的姑娘注意了,白芷还有淡斑功效,但孕妇千万别碰,这药有活血作用。

千年祛寒王炸组合——细辛

这可是中医界的"暖宝宝贴"!牙疼、鼻炎、痛经,只要是寒邪引起的,细辛都能治,记得它有"不过钱"的说法(一般用量1-3克),多了容易中毒,推荐个外用妙招:细辛3克+白芥子5克磨粉,用姜汁调糊敷在肚脐上,专治宫寒痛经。

寒咳星人的救星——麻黄

冬天咳得震天响?麻黄绒能宣肺平喘,但别自己乱用,这药发汗力猛,得配伍杏仁、甘草才安全,有个食疗方:麻黄5克+梨皮30克煮水,加冰糖调味,对付风寒咳嗽效果显著,小孩也能用。

着凉腹泻吃紫苏

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紫苏叶煮水堪称肠道"保温杯",抓一把鲜紫苏洗净,开水冲泡焖5分钟,加红糖饮用,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和胃止呕,夏天做菜放几片紫苏叶,还能预防空调病呢!

过敏性鼻炎克星——苍耳子

鼻子痒得直想挠?苍耳子能通鼻窍、抗过敏,取炒苍耳子6克碾碎,用纱布包好泡茶,每天喝两次,连续一周就能缓解喷嚏连连,不过这药有点小毒,别长期喝,中病即止。

头痛欲裂找川芎

风吹头痛得像戴了紧箍咒?川芎是治头痛的圣药,尤其适合受凉引起的偏头痛,经典配方"川芎茶调散":川芎3克+荆芥3克+薄荷2克,沸水冲泡,喝完额头微微发热,头痛立减。

泡脚养生必备——艾叶

寒从脚下生?每晚用艾叶20克煮水泡脚,相当于给双脚穿层"锁温袜",加几片生姜效果更佳,泡到身上微微出汗,擦干后立刻穿袜子保暖,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手脚不再像冰块。

特别提醒:这些药材虽好,但别把自己当试验田!体质偏热、经常口干舌燥的人要慎用,建议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毕竟祛风散寒只是第一步,关键要增强自身阳气,平时多晒背、练八段锦,这才是从根本上抵御寒邪的秘诀,关注我@中医养生小课堂,下期教您冬季进补不上火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