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八成药材都掺过假货!"这话听得人心里直打鼓,前些天我在药材市场转悠,亲眼看见商家把染色的杭白菊当贡菊卖,把提取过有效成分的黄芪切片二次销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买中药也得练就火眼金睛!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材造假那些坑,再教大家几招实用的鉴别绝活。
【这些"坑货"千万别入!】 走在中药材市场,琳琅满目的药材堆得像小山,可您细看就会发现猫腻:胖大海里混着发霉的次品,虫草肚子塞着铁丝,就连最常见的枸杞都有硫磺熏过的"毒枸杞",去年我邻居王叔花大价钱买的"野生灵芝",拿回家才发现是树脂压模的假货,泡水后直冒刺鼻气味。
最要命的是有些伪品吃不出异味,但疗效全无,就像我采访过的一位中药师说的:"患者喝下假药材熬的药,相当于白喝了半个月开水,耽误治疗不说还伤钱包。"更可怕的是某些不法商贩用化工原料染色,比如把普通杏皮染成西红花,这种"毒中药"吃下去堪比慢性中毒。
【老药工私藏的鉴别秘籍】 在安徽亳州药材基地采访时,78岁的陈师傅教我个笨办法:真当归头身尾完整,断面黄白色有裂隙;假当归多是欧当归冒充,断面发棕褐色,他边说边掰开药材让我闻:"正品香气醇厚,赝品只有股怪味。"
老行家们总结的"看闻摸尝"四字诀特别实用:
- 看纹理:像川芎表面有明显的"鱼鳞纹",假的压模货纹路呆板
- 闻气味:真麝香沁人心脾,人造香精刺鼻
- 摸质地:阿胶敲着脆生,牛皮胶一掰就断
- 尝味道:人参苦中回甘,西洋参甜味发腻
有次在药店见学徒检验三七,他边搓揉边讲解:"真三七坚硬如铁,伪品一捏就碎。"果然搓开的三七粉末细如面粉,而掺了淀粉的假货明显颗粒粗大。
【彩色图谱才是避坑神器】 这些年我收集了200多幅真伪对比图,整理出这本《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每味药材都拍了高清原图、常见伪品、显微对比三组照片,就像辨别冬虫夏草,图谱里标注了正品的"黄帽黑裙"特征,和亚香棒虫草的灰白菌膜区别。
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伪品会"组团作案",去年曝光的某批次假丹参,不仅掺了紫丹参,还在表面滚了层滑石粉增重,我们的图谱专门标注了这种"复合造假"手法,教您用放大镜看表皮结晶。
【这些细节一秒钟辨真伪】 • 金银花:真品花蕾饱满,三青(绿/白/黄)渐变;染色货颜色死板,蒂部发黑 • 牛黄:天然胆结石分层明显,假牛黄多是土豆粉加色素压制 • 海马:真海马骨质坚硬,伪品多是塑料注塑,拿起来轻飘飘 • 珍珠母:正品内壁有彩虹光泽,假珍珠母只是普通贝壳抛光
有次帮朋友验货,发现标着"云南三七"的药材根茎细长,对照图谱才知道,这是广西莪术冒充的,正宗三七应该是"铜皮铁骨",表面粗糙有瘤状突起。
【保存这份救命指南】 建议把图谱打印出来贴在书房,遇到可疑药材随时比对,记住这几个原则:异常便宜的要警惕,颜色鲜艳的需小心,气味刺鼻的快扔掉,买贵重药材最好去老字号药房,要求看供应商检测报告。
最后送大家口诀:"望色闻气摸质地,疑货不买记心底,图谱在手心不慌,中药避坑有保障。"毕竟吃药是救命的事,可不敢图便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