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忽冷忽热最容易导致上火感冒,每次嗓子疼得冒烟、头疼鼻塞时,我妈总会从柜子里翻出个布包,里面装着晒得干巴巴的花草叶子。"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土方子",她总这样说,其实这些不起眼的植物,正是老中医眼里的解毒祛风高手,关键时候比西药还管用!
金银花:喉咙痛的"消防员" 记得小时候扁桃体发炎,奶奶就会煮金银花水,这种藤蔓上的双生花看着普通,却是清热界的扛把子,它含有的绿原酸就像自带灭火器,专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这些"火情",现在科学也验证了,金银花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建议大家抓一把干花煮水,加冰糖当凉茶喝,特别适合吃火锅后怕上火时预防。
野菊花:田间地头的"退烧针" 清明扫墓时,我发现老家田埂上长满小黄花,村里老人说这是野菊花,发烧头痛时采一把煮水,比吃扑热息痛还管用,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野菊花含菊醇、黄酮类物质,既能退烧又能消炎,去年我儿子流感高烧不退,用野菊花水洗脚擦身,居然一夜就退到38度以下,不过要注意,野菊性寒,体质虚寒的人要少用。
薄荷:头疼鼻塞的"通气王" 办公室小刘总备着薄荷糖,其实新鲜薄荷叶才是宝藏,掐几片叶子揉碎敷太阳穴,风寒引起的偏头痛立马缓解,薄荷里的挥发油能发散风热,配上蜂蜜冲水喝,咳嗽痰多时特别见效,但孕妇要慎用,这"清凉小炸弹"可能会刺激子宫哦。
防风:关节痛的"天气预报员" 梅雨季来临前,我爸总要熬防风粥,这味带花纹的根茎药,就像身体里的晴雨表,风湿骨痛患者提前喝两天,关节酸痛就能减轻大半,它含有的香豆素能祛风解表,配合艾叶泡脚更是绝配,不过防风虽好,血虚抽筋的人要少吃,免得越吃越燥。
板蓝根:疫病流行的"防护盾" 非典那年抢断货的板蓝根,其实是实打实的抗病毒先锋,它含有的吲哚类化合物,就像给免疫系统开外挂,每当周围有人感冒,我就冲两包当茶饮,苦是苦点但效果真明显,不过别长期喝,这"防疫大将"性寒伤胃,喝三天就要停停。
荆芥:月子病的"驱逐令" 表姐产后吹风落下头痛毛病,老中医开了荆芥炭,这黑褐色的炒制品看似普通,却是产褥期受风的克星,它能驱散深入骨髓的寒气,配上红糖鸡蛋汤,连喝七天就能见效,但荆芥不宜久煎,煮沸五分钟就行,不然有效成分全跑光。
这些草木精华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可能变"毒药",好比蒲公英虽是消肿高手,但过量会腹泻;桑叶明目降火,但低血压者要谨慎,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找中医师把脉辨证,平时把这些晒干的"树叶草根"收在铁皮罐里,放在阴凉处保存,随用随取特别方便。
现在药店动辄几百块的进口药,真不如这些祖辈传下来的宝贝实在,关键是要学会辨认——金银花选花蕾未开的,薄荷要叶片鲜亮的,野菊花摘花瓣完整的,周末去郊外踏青时,不妨认认这些野生药材,既涨知识又省药费,这才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