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后台好多朋友留言说"又双叒叕拉肚子了",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藏着不少对付腹泻的好宝贝,今天咱们就唠唠那些既能止泻又能调理肠胃的中药,关键时候真能救急!
【黄连:苦口良药专治湿热泻】 说起治拉肚子,黄连绝对算得上是"老网红",记得去年公司聚餐后小王上吐下泻,就是靠黄连素片救的场,这味药最擅长对付暑湿天常见的湿热型腹泻,表现为肚子疼、肛门灼烧感,拉出来的粪便特别臭,不过它味道奇苦,建议大家备些黄连口服液,应急时兑温水喝比直接含服好接受。
【山药:脾胃虚弱者的温补卫士】 很多慢性腹泻其实是脾虚闹的,我邻居张阿姨常年反复拉肚子,中医让她每天煮山药粥当早餐,连吃三个月居然真的好了,山药特别适合那种大便不成形、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的情况,推荐大家把鲜山药蒸熟捣泥,加粳米熬成粥,早晚各喝一碗,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
【茯苓:祛湿止泻的隐形冠军】 有些朋友明明没吃坏东西,但每逢梅雨季节就腹泻,这多是体内湿气重惹的祸,茯苓就像个智能抽水机,能把多余湿气排出去,药店买的茯苓块很便宜,用来煮汤炖肉都行,我试过用茯苓+薏仁+芡实三样煲猪肚汤,连喝三天,多年便溏的毛病改善明显。
【车前子:天然肠道清洁剂】 别看车前子长得普通,它可是"导滞止泻"的高手,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人总让我们嚼几粒炒过的车前子,说是能治吃撑了拉肚子,现在才知道这叫"通因通用",通过轻微导泻把积食排干净,不过这招只适合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的朋友千万别试。
【石榴皮:民间止泻小偏方】 上次去果园摘石榴,果农大叔教我个妙招:把石榴皮晒干碾碎,腹泻时冲水喝,亲测有效!特别是小孩吃了不干净东西导致的水样便,喝两次就能见效,不过要注意只用外层的红皮,里面的白瓤容易滑肠,别弄混了。
【乌梅:酸爽止泻有讲究】 超市买的乌梅汤饮料可不算数,得用正宗熏制乌梅,古书里记载乌梅能治"久痢不止",对慢性腹泻特别有效,我同事用乌梅5颗加红糖煮水,每天当茶饮,半个月就把半年的肠炎调好了,不过胃酸过多的朋友要少喝,免得刺激胃黏膜。
【秦皮:抗菌止泻的冷门高手】 中药铺里灰褐色的秦皮,其实是杉树的枝皮,它含有特殊的鞣质成分,既能收敛止泻又能杀菌消炎,我常用它和白头翁搭配,各取10克煎浓汁,对付吃海鲜中毒引起的剧烈腹泻,效果堪比黄连素。
【莲子:补脾止泻还能养心】 带芯莲子简直是腹泻人士的福音,我表姐怀孕时经常腹泻,老中医让她每天吃10颗水煮莲子,连吃一周就见效,莲子芯虽然苦,但正是止泻的关键,嫌苦的话可以整个磨粉冲水喝,不过便秘体质的人要少吃,免得排便更困难。
【马齿苋:田间野菜也是止泻药】 春天去郊外玩随手采的马齿苋,可是治疗肠炎的好东西,新鲜马齿苋洗净焯水,加蒜末凉拌吃,既能缓解轻度腹泻,又能预防肠道感染,不过孕妇要忌口,这菜性寒凉,可能会引起宫缩。
【五倍子:外用内服皆相宜】 严重腹泻脱水时,五倍子能派大用场,我奶奶的土方法是:3克五倍子粉冲水送服,同时用纱布蘸药液敷肚脐,这种内外兼治的方法,对霍乱弧菌引起的剧烈腹泻尤其有效,不过这药收敛性强,便通后就该停用,免得便秘。
最后提醒各位,中药调理讲究辨证施治,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该用抗生素时别硬扛;长期反复腹泻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开方,平时饮食注意定时定量,少吃冰镇食品,才是护肠胃的根本之道,家里常备2-3种对症的中药,遇到突发情况心里不慌,这才是聪明人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