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壁王阿姨总说浑身没力气,爬个楼梯都喘半天,去医院一查说是"缺铁性贫血",医生开了一堆西药片,可王阿姨吃了半个月直喊胃疼,这才想起找我们胡同口坐诊的张大夫问问,要说这张老先生,可是家传五代的中医,对气血调理最拿手,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药方到底能不能治这"缺血"的毛病。
【先搞明白啥是缺铁性贫血】 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铁仓库"见底了,您想啊,铁是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运到全身,就好比快递站里运货的三轮车,铁不够的话,三轮车就造不出来,器官们就得"缺氧罢工",西医的办法简单粗暴,直接补铁剂,但这玩意儿刺激肠胃,不少人吃了跟王阿姨似的,胃里像揣了个搅拌机。
【中医怎么看这事】 张大夫捻着胡子说:"这病根子不在铁上,在脾胃!"原来中医讲究"气血同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好比种地,脾胃是土壤,铁元素就是肥料,光撒化肥不改良土壤,庄稼还是长不好,那些整天喝奶茶吃外卖的年轻人,把脾胃折腾坏了,就算天天吃菠菜也补不上铁。
【中药调理三板斧】
-
经典方剂打底 归脾汤、四物汤这些千年古方最懂女人心,当归、黄芪、党参配伍,就像给造血工厂派去技术员,既修复生产线又提高产能,特别是经期过后,煮碗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比红糖水管用多了。
-
草药界的补血担当 阿胶虽好可别瞎吃,张大夫说舌苔厚腻的人吃了容易上火,倒是桑葚、龙眼肉这些平价货,每天抓一把当零食,不知不觉血色素就上去了,紫葡萄连皮带籽榨汁,那花青素还能促进铁吸收,比吃药片强。
-
食补才是长久之计 每周炖次乌鸡红枣汤,记得放几片当归,动物肝脏虽然补铁猛,但胆固醇高,改成鸭血豆腐汤更清爽,重点要说黑芝麻丸,某宝买的不如自己炒,小火慢焙到噼啪响,每天嚼两颗,头发和脸色一起变黑亮。
【特别注意这些坑】 • 别把红豆当神药!虽然能补血但力量弱,得搭着红皮花生、枸杞才够劲 • 喝茶要避开饭点,单宁酸会抱着铁离子不放 • 月经量太大的姑娘,经后连喝7天五红汤(红皮花生、红枣、红豆、枸杞、红糖) • 熬夜党趁早改习惯,23点前睡比吃什么补药都强
上个月陪王阿姨去复查,血红蛋白从98涨到了115,她现在天天用保温杯泡黄芪枸杞水,包里备着枣夹核桃当零嘴,张大夫叮嘱她再喝两个月八珍汤巩固下,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戒掉早上空腹喝咖啡的习惯。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中药调理得像炖老火靓汤,文火慢熬才有滋味,那些指望喝两天药汤就活蹦乱跳的,还不如直接去输铁剂,咱们普通人呢,就把养生当成生活习惯,吃饭时想着搭配点补血食材,这才是祖宗智慧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