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入药有奇效!千年中医智慧藏在贝壳里

一归堂 2025-04-28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海边捡到的破壳海螺,晒干后居然能当中药?"去年在舟山渔村采风时,老药师王伯指着墙根晾晒的海螺壳,让我见识了什么叫"靠海吃海"的养生哲学,这些被海浪冲上岸的贝壳,在中医眼里可是价值连城的"海洋药材"。

海螺入药: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药房

在宁波慈城中医药馆的标本墙上,挂着一排泛黄的海螺标本,馆长告诉我,海螺入药最早见于《本草拾遗》,当时渔民用它治疗"瘴疠之气",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记载:"海螺肉甘咸,壳咸平,主清热解毒,明目去翳",如今在东南沿海的中药房,还能看到用红绳串起的海螺壳,像风铃般挂在药柜角落。

老渔民都知道"三月螺肉赛人参"的说法,每年清明前后,正是享用海螺的最佳时节,但鲜为人知的是,不同部位的海螺各有妙用:肉质部分滋阴补肝,黏液能治咽喉肿痛,就连被丢弃的外壳都是止血良药,去年台风季,象山一位渔民被蟹钳划伤,就是用焙干的海螺壳粉敷伤口止的血。

中药海螺的四大绝活

  1. 清热泻火:前年我上火严重,喉咙肿得像含了鹅卵石,王伯给我配了剂"海螺石膏汤",用海螺壳30克加生石膏煎水,喝下去当天,嗓子眼就像开了空调,那种清凉感从喉咙直透天灵盖,中医说这叫"咸寒入肾,引火下行",比喝十杯冰美式都管用。

  2. 明目退翳:现在年轻人整天盯着电子屏,眼睛容易长"雾气",老家有个偏方,用新鲜海螺肉蘸蜂蜜,每天吃2个,连吃一周,同事小陈试了之后,总说看电脑时眼睛没那么干涩了,这倒是应了《泉州本草》里"海螺明目,治目生翳膜"的记载。

  3. 止咳化痰:沿海渔民治咳嗽有绝招,把海螺肉切碎,加冰糖蒸熟,早晚各服一次,去年流感高发期,我用这个方法帮邻居阿婆调理久咳,她直说"比止咳糖浆还灵",中医认为海螺肉"润肺涤痰",特别适合烟酒过量引起的咳嗽。

  4. 收敛止血:海螺壳才是隐藏的外科高手,小时候在海边玩,手指被礁石划出血,外婆总会抓把烧焦的海螺壳粉末撒在伤口上,这种炭化的贝壳末不仅能快速止血,还能防止感染,现代研究发现,海螺壳含有天然抗菌成分,比某些抗生素更安全。

这些食用禁忌千万别踩雷

别看海螺浑身是宝,用错了反而伤身,前几年有游客生吃海螺片中毒的新闻,其实就是没处理干净,中医强调海螺必须熟透食用,建议煮时要加姜片、料酒去腥解毒,像我在台州见过的百年老字号,炖海螺汤必放紫苏叶,既能解腥又能调和药性。

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去年有个客户连续喝海螺冬瓜汤,结果拉肚子拉到脱水,中医说海螺性寒,脾胃虚弱者应该搭配胡椒、生姜等热性调料,孕妇更要注意,虽然古籍有"螺肉安胎"的记载,但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携带寄生虫,建议准妈妈们嘴下留情。

火眼金睛辨好螺

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怎么挑到好药材?记住这三个窍门:

  1. 看壳色:优质药用海螺壳呈青灰色,带天然螺纹,颜色过白可能是漂白过的,暗褐色可能是变质品。
  2. 闻气味:好海螺有淡淡海腥味,如果刺鼻可能是硫磺熏过的。
  3. 听声音:拿两个螺壳轻敲,清脆响声说明够干燥,闷响的可能受潮发霉了。

现代新玩法:海螺+科技=?

在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实验室,我看到海螺壳被制成"海洋钙片",研究人员说他们提取了壳中的碳酸钙和微量元素,做成纳米级粉末,吸收率比普通钙片提高30%,还有企业把海螺酶提炼成口腔喷雾,专治口臭和口腔溃疡。

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宁波大学研发的"海螺明目贴",把海螺提取物融入凝胶,每天贴15分钟缓解视疲劳,试过样品后,确实感觉看手机久了眼睛没那么酸胀,这种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中药海螺焕发了新生机。

下次去海边玩,别再只顾着买海鲜干货,弯腰捡起几个完整海螺壳,晒干收好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就藏在这些被海浪打磨的贝壳里呢,具体使用还是要遵医嘱,毕竟中药讲究辨证施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