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万物复苏,不少朋友开始琢磨怎么调理身体,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候把身子骨养好了,一整年都精神抖擞,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复杂的保健品,就说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春季养生中药方子,简单实用还不贵,关键得会用!
为啥春天特别适合中药调理?
您发现没?春天总感觉睡不醒,胃口时好时坏,明明没干啥却累得慌,这其实是肝气在闹别扭,中医讲究"春养肝",这时候外界阳气升发,人体肝气也跟着躁动,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失眠,再加上南方潮湿北方风大,湿气寒气偷偷往骨子里钻,这时候用中药调一调,就像给身体做次"春季大扫除"。
我认识位老中医王大夫,他每年春天都会给自己开"养生方",他说这叫"以药测身",通过药材反应判断身体状态,去年他就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赶紧喝了半个月祛湿茶,现在每天神清气爽的。
5个居家必备春季药膳方
① 黄芪枸杞元气茶
材料:黄芪15克、枸杞10克、红枣3颗、清水500ml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煮沸,转小火焖15分钟,当茶饮用,可反复续水至无味。
作用:特别适合久坐族、手机党,黄芪补气固表,枸杞养肝明目,红枣健脾补血,王大夫说这组合像"三保险",既防春困又护眼睛,注意感冒发烧时别喝,容易闭门留寇。
② 茯苓山药祛湿粥
材料:茯苓20克、鲜山药100克、粳米半碗、红糖适量
做法:茯苓打粉,山药切块,与粳米同煮,粥成后加红糖调味,每周喝3-4次。
秘诀:南方朋友遇到"回南天",煮这个比抽湿机还管用,茯苓利水渗湿,山药补脾肺肾,堪称"除湿双胞胎",有个白领姑娘跟我说,连喝两周后头发都不油了,原来是体内湿气少了。
③ 菊花玫瑰疏肝茶
材料:白菊花5朵、干玫瑰花10粒、陈皮1片、冰糖少许
做法:所有材料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适用场景:适合压力大、爱生气的人群,白菊花清肝火,玫瑰花理气解郁,陈皮调和脾胃,记得用80℃温水冲泡,高温会破坏花草香气,有位中学老师告诉我,她班里学生考前喝这个,烦躁情绪少了很多。
④ 桑叶薄荷清燥饮
材料:霜桑叶10克、薄荷叶3克、杏仁6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煮10分钟,滤渣代茶饮。
特别注意:北方春天干燥,这个能润燥止咳,桑叶疏散风热,薄荷清凉利咽,杏仁润肺平喘,但体寒的朋友要少喝,加点生姜片平衡寒性,我邻居张叔每年都靠这个预防春季咳嗽。
⑤ 四神当归补血汤
材料:当归10克、党参15克、熟地黄10克、川芎5克、白术10克、鸡肉或排骨200克
做法:药材装纱布袋,与肉同炖1.5小时,喝汤吃肉。
适合人群:脸色苍白、手脚冰凉的女性朋友,这汤被称为"妇科圣方",当归补血,党参补气,熟地填精,川芎活血,不过孕妇要避开,经期量大的也要慎喝。
吃中药的那些"门道"
-
药材选购有讲究
买中药材别图便宜,正规药店的药材经过炮制更安全,比如黄芪要选"蜜炙"的更温和,当归切片比整根容易煎出药效,我常去的老字号药房,老板会教你怎么挑:枸杞要颗粒饱满带点糖霜,菊花选杭白菊最正宗。 -
煎煮方法别弄错
一般滋补类药膳用砂锅文火慢熬,解表类(如薄荷)则要武火快煎,第一次煎药最好浸泡药材1小时,加水量没过药材2厘米,某次我急着大火煮菊花茶,结果苦得没法喝——花香全被煮没了。 -
对症下"药"才有效
有人跟风喝祛湿茶结果越喝越便秘,这就是没辨体质,简单自测法:舌苔白腻、大便黏马桶适合祛湿;口干舌红、容易长痘要滋阴,拿不准的话,花20元挂个中医科号比乱补强百倍。 -
食补贵在坚持
别指望喝两天汤就有奇效,养生是细水长流的事,我采访过百岁老人李奶奶,她每天雷打不动喝山药粥,几十年下来连感冒都很少,她说:"养生就像存钱,平时多存点,急用时不慌张。"
特别提醒
•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服药期间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 出现不适立即停用并就医
• 慢性病患者勿自行停药
春天就像人体的"新起点",用中药调理好比给身体做保养,不过再好的方子也要适合自己,建议大家先找专业医师把脉辨证,毕竟养生没有万能公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这个周末不妨试试给自己煮盅养生汤,感受舌尖上的春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