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后院那丛野草是不是该拔了?"我指着墙角一簇绿植问,老妈拎着铲子过来瞅了眼,突然乐了:"傻孩子,这可是宝贝!你李婶前阵子感冒咳嗽,就是用这荆芥煮水喝好的。"
这事儿让我对墙角那撮不起眼儿的植物来了兴趣,原来它就是传说中的中药荆芥,别看长得像路边野草,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中国药典》的药材,今天咱就借着刚拍的高清大图,带大家好好认识这位"草根英雄"。
【认准真容:别把荆芥当杂草】 先上干货,教大家怎么认出这味中药,荆芥茎杆细长直立,叶子对生像羽毛(专业叫羽状分裂),开小花时会窜出穗状花序,颜色从淡紫到白都有,重点看叶片边缘,锯齿状特征特别明显,附张特写图,大家保存好——是不是和你们小区绿化带里的很像?不过可别随便薅,正宗药用荆芥是干燥后的全草,新鲜时候气味清香带点薄荷味。
【千年药史:从《本草纲目》到现代药房】 这货可不是现代才发现的宝藏,早在宋朝就被制成"荆芥饮"治风寒,李时珍老爷子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写过:"荆芥,入肺肝经,散风热,清头目。"现在中医院开方子,感冒发烧、皮肤瘙痒、麻疹不透这些症候,常常能看到它和防风、薄荷组CP,最绝的是这草药双向调节——体虚受寒能发汗解表,热毒上火又能凉血止血,堪称中药界的"万金油"。
【居家妙用:厨房就是百草堂】 前几天闺蜜小美来家吐槽,说换季过敏喷嚏连天,我随手揪了几片阳台种的荆芥,让她煮水代茶喝,结果第二天就微信轰炸我:"你这偏方绝了!"其实民间智慧多着呢:鲜荆芥捣烂敷蚊虫叮咬,煮鸡蛋滚眼睛缓解疲劳,搭配红糖水调理痛经......建议每家阳台养盆荆芥,现摘现用比绿萝实用多了。
【注意事项:别踩这些坑】
- 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慎用,相当于给柴火堆浇热水,容易适得其反
- 不宜久煎,水开后煮5分钟就行,挥发油成分很娇气
- 孕妇用前咨询医生,就像坐月子忌口一样谨慎
- 别和驴肉同食,古籍记载容易引发腹泻(虽然我没试过)
【鉴别指南:避开伪劣品】 市场上掺假的荆芥不少,教大家三招:真品断面黄白色,闻着清香带麻感,泡水后水面浮着小油珠,要是买到发黑有霉味的,或者香得刺鼻的硫磺熏制品,赶紧扔!去年我就在菜市场见过染色荆芥,泡水秒变荧光绿,吓得我赶紧溜了。
最后送个彩蛋:下次感冒初起,试试荆芥10克+生姜3片煮水,趁热喝下后钻进被窝发汗,亲测有效!不过要是三天不见效,还是乖乖去看医生,对了,文末福利,关注后私信"荆芥",免费送高清原图+养护指南,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