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三月茵陈四月蒿",这北茵陈到底啥来头?作为在药柜前站了十年的中药房伙计,今儿就跟您唠唠这个从《神农本草经》里走出来的"草根英雄"。
北茵陈不是陈皮亲戚
很多人第一次见北茵陈,都以为和陈皮沾亲带故,其实这味药大有讲究——正宗北茵陈特指山西、陕西一带的滨蒿嫩芽,清明前后采收的才够资格叫"北茵陈",您要是在药店看见标着"茵陈"的,八成是山东产的茵陈蒿,药效可差着三成呢!
老辈人常说"春食茵陈赛仙丹",这话真不假,去年清明我回山西老家,正赶上表婶采茵陈,清晨五点背着竹篓进山,露水还没干透的山坡上,那些泛着银白绒毛的嫩苗就是宝贝,表婶边采边念叨:"叶子要选对生羽状分裂的,茎秆发红的才是上品。"
千年护肝秘方的主角
要说北茵陈最拿手的本事,还得数保肝护肝,张仲景的经方"茵陈蒿汤"里,它可是当仁不让的君药,现在人熬夜伤肝、喝酒损肝,每天抓把北茵陈煮水喝,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
记得去年立春,隔壁王哥体检查出转氨酶偏高,我给他支招:每天用北茵陈5克、红枣3颗、甘草2片煮茶饮,连喝半个月再去复查,指标降了大半,不过这方子性寒,脾胃虚寒的可得悠着点。
厨房里的养生高手
别以为北茵陈只能入药,厨房里它更是个百搭选手,清明前后正是吃河鲜的时候,我家必做一道"茵陈焖鲫鱼",鲜鱼煎得两面金黄,铺上一把焯过水的茵陈,淋点黄酒焖烧,那香味能把整栋楼邻居香迷糊。
平时煮粥放点茵陈末,能解春困;包饺子掺点茵陈碎,清香败火;就连炖羊肉时加几片,都能中和油腻,不过要记住,这药草用量别贪多,每次三五克足矣。
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
前几年省中医院做过实验,给肝损伤小鼠喂北茵陈提取物,结果谷丙转氨酶指标明显下降,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北茵陈里的绿原酸成分,居然能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健身房那些减脂的哥们,现在流行运动后来杯茵陈茶。
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去年有个小伙子听说茵陈治痘,天天拿它泡水喝,结果喝出胃寒腹泻,所以咱们普通人日常保健,每周喝个两三回就够了。
鉴别窍门与保存之道
市面上北茵陈价格悬殊,懂行的都知道看三处:一是叶片背面有密密的白色绒毛;二是折断茎秆能闻到类似艾草的清冽香气;三是泡水后汤色金黄透亮,要是遇见发黑结块的,准是受潮发霉的陈货。
保存也有讲究,最好密封装在铁罐里,搁阴凉处,我见过老药工往玻璃罐里扔几粒花椒,说是能防虫蛀,不过现在冰箱普及了,冷藏室恒温保存最省心。
眼瞅着清明快到了,山里的北茵陈又要冒新芽,这味从《本草纲目》里走出来的草药,既能入药治病,又能登堂入厨,关键还不贵,实在是平民养生的宝藏,您要是路过中药店,不妨抓把回去试试,保管让您重新认识这个山野里的"肝脏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