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陪老妈去中药店抓药,她非说柜台里灰黄色的根须是"土人参",店员笑着拿出真正的人参对比,我才惊觉这俩家伙长得根本不像,老中医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中药双胞胎,保你看完再也不会买错!
第一对:人参VS西洋参——补气也有"国籍"差异
刚入坑时我以为所有参类都叫人参,直到发现药房标签上分明写着"花旗参""东洋参",其实正经人参(五加科)主产东北,表皮有横纹像皱纹纸,切开后菊花心明显,而西洋参(美国加拿大产)表面棕黄带黑斑,断面像海绵蛋糕般多孔,最逗的是尝起来,人参甘苦带点土腥气,西洋参却透着清凉回甜,难怪广东人煲汤爱用它清热补气。
第二对:黄芪VS当归——黄金搭档里的真假美猴王
这俩常被捆成"气血双补包"卖,实则性格迥异,黄芪切片像硬币,外皮松脆一捏就碎,炖汤时浮在水面像朵黄花,当归身油润发黑,断面有裂隙像蜂窝煤,特殊香气能驱走整个厨房的腥味,最要命的是当归头切片和黄芪粗看真像,但记住黄芪补气如冲锋号,当归补血似温火炉,搞混了小心越补越虚!
第三对:川贝VS浙贝——止咳界的黑白双煞
白色小月亮vs大瓣蒜头,这对组合总让我想起月饼馅,川贝母个头小如珍珠,摸起来粉性足,含嘴里能融化出黏液,浙贝母个头壮实像缩小版百合,断面像马牙般光洁,咳嗽痰黄用浙贝清热,干咳无痰靠川贝润肺,记混了当心把燥咳治成寒咳。
第四对:茯苓VS茯神——松树根下的孪生兄弟
都说茯苓要选云南产的"云苓",可你知道切成方块的白茯苓和中间带松根的茯神有什么区别吗?去年我买茯苓糕差点用成茯神,幸亏老板娘拦下:"带芯的安神,切块的祛湿,熬粥乱放要闹肚子哦!"现在总算明白,茯神中间那截金黄木心才是镇惊安神的关键。
第五对:三七VS土三七——一字之差毒翻天
血拼教训!前几年图便宜买过所谓"田七粉",喝完牙龈出血还以为是排毒,后来才知道正品三七(五加科)表面铜皮铁骨,敲碎后断面绿白如玉,入口先苦后甘,而菊科的"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碱,长期吃可能导致肝衰竭,现在看见菜场卖的不明三七,我都绕道走——毕竟命比省钱重要!
终极避坑指南
- 认准产地标:长白山人参、岷县当归、九蒸九晒熟地黄,地道药材都有身份证
- 闻香识药:苍术有茅草香,檀香带奶味,闻到酸败味快扔
- 试水法:好当归泡水泛蓝光,假藏红花入水成糊糊
- 买正规军:同仁堂、雷允上的包装袋都有防伪码,某宝9.9包邮的虫草多半是亚香棒虫草
上次帮邻居阿姨鉴定"野山参",结果发现是用胡萝卜雕的!现在每次进药店都像鉴宝节目,不过摸清门道后,看着抽屉里的阿胶、鹿茸、石斛,突然有了种收藏家的快乐~你家药箱是不是也藏着些李鬼?赶紧翻出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