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牙疼想吃中药调理",看来被西药抗生素吓怕的人还真不少,咱老百姓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话可一点不假,上个月隔壁王婶半夜敲我家门,半边脸肿得跟馒头似的,说是智齿发炎疼得直撞墙,我翻出奶奶留下的中药方子给她配了副药,没想到两天就消肿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中药治牙疼的门道。
【老祖宗的智慧里藏着止痛密码】 要说中药治牙疼,那可是千年传承的本事,小时候见爷爷牙疼,总会抓把花椒放臼子里捣碎,让我咬在疼牙上,那股麻酥酥的感觉现在还记得,虽说比不上现代麻药利索,但对付临时止痛确实管用,后来学了医才知道,这花椒可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齿痛要药",能散寒止痛,专治风寒引起的牙髓炎。
去年清明回老家扫墓,村头老中医给了我个偏方:取五倍子3克、细辛2克研末,用陈醋调成糊状敷合谷穴,当时觉得神叨叨的,结果表弟蛀牙疼得满地打滚时试了下,不到半小时就缓解了,这细辛可是治疗牙疼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不过孕妇千万不能碰,毒性大得很。
【厨房里藏着天然止痛药】 别以为中药都得现抓现熬,你家灶台上可能就摆着"急救箱",记得有次凌晨两点接到朋友视频,半边脸肿得眼睛都眯成缝,我让他赶紧翻冰箱找颗大蒜,蒜瓣捣烂加点盐,敷在脸颊外侧,十分钟换一次,第二天他跟我说这土法子比布洛芬还管用,其实大蒜抗菌消炎的效果早被现代医学验证过。
还有个更简单的——盐水漱口,可不是随便咕嘟两口就行,得用温水兑粗盐,浓度调到微微发涩,含在嘴里像漱口水那样鼓动腮帮子,每天三次,特别是饭后,能清理食物残渣还能杀菌,这招对轻度牙龈肿痛特别灵,我闺女换牙期全靠这个挺过来。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中成药】 说到现成的中成药,不得不提冰硼散,白色粉末往溃疡处一抹,瞬间透心凉,这药专治口腔溃疡引发的牙疼,成分里有冰片、硼砂,既能清热又能防腐,不过现在药店不太好买,得去老字号中药房才有得卖。
还有种叫"丁细牙痛胶囊"的成药,里面就是丁香叶和细辛的组合,有次带老爸看牙,老医生给开的就是这个,说是专门针对风火牙痛,吃着有点苦,但胜在方便携带,出差应急最合适。
【穴位按摩也能救急】 去年公司年会聚餐,同事啃骨头把牙崩了,疼得直抽冷气,我顺手给他按合谷穴,就在虎口位置,用拇指用力掐按,酸胀感越强越好,这招是从推拿科偷师的,中医说"面口合谷收",牙疼按这里准没错,后来又教他按内庭穴,在脚背二、三趾间,这两个穴位配合着按,能缓解大半疼痛。
不过要提醒各位,这些方法都是应急手段,就像雨伞挡不住台风,偏方也治不了根尖周炎,上周邻居刘叔拖了半个月才来看牙,本来补补就好,结果拖成根尖囊肿,最后花了好几千做根管治疗,所以说啊,疼得受不了千万别硬扛,该看西医看西医,该吃消炎药吃消炎药。
最后说个压箱底的方子:生地黄15克、石膏30克(先煎)、升麻6克,加水煎服,这是清代《医宗金鉴》里的清胃散改良版,专治胃火牙痛,不过这剂量是成人用量,孕妇禁用,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可能拉肚子,反正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实在拿不准还是找大夫搭个脉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