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芥莨子",菜场门口中药店的老师傅也总被人围着问这味药,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藏在《本草纲目》里的宝藏药材——中药芥莨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要说这芥莨子啊,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了上千年的"土方法"精华,别看它灰头土脸躲在中药铺角落,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可是调理身体的万能钥匙,前阵子我腰疼得直不起来,就是用芥莨子热敷三天就缓过来了,现在连阴雨天都不犯酸了。
【认准真面目】 其实芥莨子不是单一品种,主要分白芥子和黄芥子两种,白芥子圆滚滚像小珍珠,含油量足;黄芥子扁扁的带条纹,药性更烈些,摸起来都有点呛鼻子,这就是它们特有的"挥发油"在作怪,老药工教我个诀窍:把籽放在手心揉搓,发热越快说明药效越新鲜的。
【千年养生经】 李时珍老爷子早就在《本草纲目》里给它盖章认证:"利气豁痰,温中散寒",现在科学也验证了,这小颗粒含有异硫氰酸盐、芥子苷等成分,能消炎镇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隔壁王婶三伏天用它泡脚,说比艾灸还通经络,整个人都轻快了。
【居家妙用法】 最简单就是炒热外敷,抓两把芥子装布袋,微波炉叮2分钟(注意别烫熟了),往脖子后头一搁,颈椎病都得喊饶命!要是咳嗽痰多,拿蜂蜜拌着吃,辣得眼泪汪汪却特别见效,我妈去年膝盖积水,老中医就让用芥子末调醋敷,一周就消下去了八成。
【这些坑要避开】 可别被它的威力唬住,孕妇千万碰不得,会滑胎的!体虚盗汗的人也要悠着点,就像小火苗遇上汽油堆,容易补过头,有次我贪多敷了两小时,皮肤红得像煮熟虾,吓得赶紧抹芦荟胶才救回来。
【现代新玩法】 现在中医院还开发出芥子贴膏,像创可贴似的往穴位上一贴,上班族肩颈痛贴着上班都没人发现,还有人拿它做养生枕芯,说是睡醒脑袋特别清醒,不过我试过,那股冲劲儿确实上头,鼻炎患者倒是挺合适。
说到底啊,这芥莨子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草根英雄",不像人参虫草那么金贵,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救命,家里备个小罐子,感冒咳嗽、跌打损伤、老寒腿啥的,随手抓一把就能应急,记住要找正规药店买,染色处理过的可就白搭了!下次去中药铺,记得让老板给你看看他们压箱底的好货,保准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