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哥们儿吐槽"感觉身体被掏空",三十出头就腰酸腿软、精神不振,其实咱们中国人讲究以形补形、阴阳调和,老祖宗留下的补气壮阳智慧可都在中药里藏着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中药界的"阳气充电宝",都是我跟着老中医偷师来的干货。
先来说说人参这位"大补王者",别看它长得像萝卜干,可是实实在在的"元气充电器",东北老参农教我个诀窍:真正野山参表皮有层细密的螺旋纹,就像树木年轮一样记录着生长岁月,现在市面上多为园参,不过用来炖汤依然给力,记得去年我给老爸泡了瓶人参酒,每天喝一小盅,原本爬三楼都喘的老爷子现在天天去公园打太极,不过要提醒各位,人参虽好别贪多,年轻人吃多了容易上火流鼻血。
再说说黄芪这味"平民人参",这玩意儿在中药铺里论斤称,价格亲民得很,我同事阿姨常年用黄芪煮水当茶饮,她说这叫"玉屏风散"基础版,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打工人,上周陪她去菜市场,发现她还拿黄芪炖鸡,说是比加党参更提鲜,不过黄大哥有个脾气,必须要大火煮沸才能激发药性,不然就跟喝白开水似的。
说到补肾界的明星选手,那必须是肉苁蓉,这沙漠里的"活神仙"看着像晒干的肥木耳,泡水后立马变得晶莹剔透,内蒙古的朋友告诉我,当地牧民用它煮羊肉汤,既能去腥又能温补,不过要认准鳞片清晰、断面棕褐色的正品,那些白得发亮的多半是硫磺熏过的,最妙的是它性子温和,不像其他补药那么燥烈,连着喝半个月都不会上火。
男人听到淫羊藿三个字都懂的笑,但这味药可不止名字有意思,老中医说它是"植物伟哥",含着特有的活性成分能激活肾动力,我试过用它泡酒,加了点枸杞中和药味,每晚小酌半杯,确实感觉晨勃次数变多了,不过这玩意儿见效快也容易透支身体,年轻人一周最多喝三次。
最后压轴的必须是枸杞子,别小看这红彤彤的小果子,《本草纲目》里可是记载它能"滋肾润肺",现在人熬夜加班必备保温杯里泡枸杞,其实配上菊花效果更好,上个月我去宁夏出差,当地人教了个偏方:新鲜枸杞直接嚼着吃,甜津津的还能治口干舌燥,不过要买头茬夏果,秋果味道发酸效果差远了。
这些补药虽然好,但可不是越多越好,我师父常说:"补气壮阳就像给手机充电,讲究细水长流。"建议大家先找中医把脉辨体质,湿热重的人吃人参反而长痘,阴虚火旺的吃了肉苁蓉可能便秘,平时配合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把这些药材当成调料用,才能真正养出好身子骨,毕竟咱们要的是持久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