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嗓子又干又痒",刷手机时看到药店里的雪梨川贝膏卖到断货,其实咱们家里常备的北杏仁,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天然润肺法宝,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个厨房里藏着的中药瑰宝。
从《本草纲目》到现代厨房的千年穿越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北杏仁可是被重点标注的药材,不过别以为它只是古代人的专属,现在广东人煲汤必放几粒、北方人炖肉总要加把杏仁的习俗,早就把这些黑色小颗粒融入了日常生活,有意思的是,虽然都叫杏仁,南杏仁(甜杏仁)主打零食界,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北杏仁(苦杏仁),才是中药铺里的正经药材。
为什么咳嗽总让人想到它?
上次邻居王婶咳了半个月,喝了各种止咳糖浆都不管用,我让她把冰箱里的雪梨拿出来,加上北杏仁碎煮水,第二天就听见她跟楼长说"这土方子真灵",其实这不是巧合,北杏仁含有的特殊物质苦杏仁苷,在人体里会分解成能抑制呼吸中枢的物质,就像给咳嗽按了暂停键,不过可别被"抑制呼吸"吓到,正常用量下这可是治疗咳嗽的功臣。
厨房里的百变药膳大师
说到食补,潮汕阿嬷最有发言权,她们炖猪肺汤必放北杏仁,说是"以形补形",我自己试过用北杏搭配无花果煲瘦肉,清甜的汤水喝下去,喉咙像涂了层薄荷油,最绝的是江苏那边的做法,把北杏仁磨成粉掺进面粉里烙饼,据说小孩吃了整冬都不咳,不过新手要注意,这玩意儿整颗煮不容易出味,最好提前泡两小时再捣碎。
这些食用禁忌千万别踩坑
别看它好处多多,乱吃也会出问题,去年公司小刘听说北杏仁治便秘,直接当零食啃了半罐,结果半夜急诊洗胃,原来生的北杏仁含有氢氰酸,必须煮熟透才能分解,现在市面上有炮制过的北杏仁片,但每天摄入量也别超过10克,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孕妇要忌口,哺乳期妈妈也得小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代研究里的新发现
别以为传统食材就没科学依据,最新研究发现,北杏仁里的维生素E含量比核桃还高,抗氧化能力堪比蓝莓,更意外的是,日本学者发现它含有的膳食纤维能改善肠道菌群,难怪以前老人总说"杏仁通便",不过要真想靠它补充营养,建议打成粉冲水喝,整颗吃营养吸收率不到三成。
辨别好杏仁的秘诀
药房老师傅教我个窍门:好的北杏仁应该是心脏形状,表面有细密纹理,闻起来有淡淡的苦香,要是发酸或者刺鼻,准是变质了,颜色也不是越白越好,自然晒干的应该带点黄褐色,记住要买正规药房的炮制品,某宝上那些雪白亮丽的"特级杏仁",多半动过手脚。
下次嗓子不舒服,别急着翻药箱,抓把北杏仁,配上雪梨或者蜂蜜,小火慢炖半小时,那碗琥珀色的汤水可比止咳糖浆管用多了,要是连着咳两周不见好,还是得去医院拍片子,毕竟咱们说的是食疗不是治病,你家有没有什么独家的杏仁吃法?欢迎来评论区分享祖传